研究人员把噬菌体和细菌按1:10混合,然后除去游离的噬菌体,在培养过程中定期取样,稀释涂布在连片生长的细菌平面(菌苔)上。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后24min内取样涂布,菌苔上产生空斑的数目不变;混合24min后取样,菌苔上空斑数目迅速增加;再过10min取样,菌苔上空斑数稳定。以下分析和推理不正确的是( )
A.24min内取样,新复制的噬菌体还未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
B.34min时取样,根据空斑数量可推测样液中噬菌体的数量
C.取样液中的噬菌体涂布到菌苔上以后噬菌体不再增殖
D.实验证明病毒是一种生物,其具备在细胞内增殖的特性
如图是线粒体相关蛋白的转运过程,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A.据图中M蛋白所处位置,推测它可能与水的形成有关
B.药物处理后T蛋白明显增多,该药物可能抑制④过程
C.线粒体相关蛋白的转运受细胞核控制
D.M蛋白通过胞吞进入线粒体
mRNA的某个碱基被氧化会导致核糖体在该碱基处停止移动,而神经细胞中的质控因子 能切碎mRNA解救卡住的核糖体,否则受损的mRNA就会在细胞中累积,进而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下列相关推测不正确的是
A.质控因子可能是一种RNA水解酶
B.质控因子的作用是阻止异常多肽链的合成
C.可根据合成蛋白质的长度来判断mRNA是否被氧化
D.控制质控因子合成的基因突变可能会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普通的棉花中导入能抗虫的B、D基因(B、D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抗虫)。已知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自交(B、D基因不影响减数分裂,无交叉互换和致死现象),子代出现以下结果: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导入的B、D基因位于( )
A.均在1号染色体上 B.均在2号染色体上
C.均在3号染色体上 D.B在3号染色体上,D在4号染色体上
抗癌药物3-BrPA运输至细胞内需要单羧酸转运蛋白(MCT1)的协助。下图表示3-BrPA作用于癌细胞的机理,下表是研究者用相同剂量3-BrPA处理5种细胞所得的实验结果,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 MCT1基因表达水平 | 死亡率 |
正常细胞 | 0 | 0 |
癌细胞1 | 中 | 40% |
癌细胞2 | 低 | 30% |
癌细胞3 | 高 | 60% |
癌细胞4 | 0 | 0 |
A.死亡率为0的原因是相应细胞中没有MCT1基因
B.MCT1基因数目越多癌细胞的凋亡率越高
C.MCT1可能是载体,3-BrPA作用于细胞呼吸的整个过程
D.细胞中的MCT1含量越高,越有利于3-BrPA进入细胞
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 + C5(RuBP)→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RuBP羧化酶可与其催化底物专一性结合
B.RuBP羧化酶催化的反应必须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D.测定过程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