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情况如表所示,S、C、M为简单培养基,U、V、X、Y、Z代表加入培养基的不同物质,细菌不能合成的物质是( )
培养基 | 生长状态 |
S、C、M | - |
S、C、M+V+Z | - |
S、C、M+U+Y | + |
S、C、M+Z+X | - |
S、C、M+V+Y | + |
S、C、M+U+X | - |
S、C、M+Y+Z | + |
注:表中“+”表示能生长,“-”表示不能生长。
A.Y B.V C.U D.Z
在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实验中,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
A. 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
B. 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C. 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
D. 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
下列有关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分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形成红色复合物
B.在用刚果红染色时只可以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不可以在倒平板时直接加入
C.该实验只需用到选择培养基,不需用到鉴别培养基
D.在用刚果红染色过程中,若将微生物培养在事先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上,则出现透明圈的菌落不一定为所需菌种
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A.土壤取样→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发酵培养
B.土壤取样→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
C.土壤取样→梯度稀释→选择培养→挑选菌落
D.土壤取样→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选择培养→挑选菌落
研究人员用一定大小的新鲜菠菜的叶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试分析回答:
(1)指示剂使用麝香草酚蓝,其变色范围是:pH=6.0呈黄色,pH=7.0呈墨绿色,pH=7.6呈蓝色,结果如下:
试管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实验开始时指示剂颜色 | 绿色 | 绿色 | 绿色 | 绿色 |
实验完成后指示剂颜色 | 蓝色 | 绿色 | 黄色 | 绿色 |
分析试管颜色变化原因:
则试管①指示剂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试管③指示剂变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中起到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填试管编号)。
实验后得到以下相关图形分析,根据图形回答相关问题:
(2)能进行图一反应的是____________试管(填试管编号), 图一中的A 和C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二是在CO2浓度为0.1%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得的曲线,其中表示光补偿点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CO2浓度改用0.3%时重新进行上述实验,在图二中光饱和点向___________方向移动。
(3)若图三表示在图二的a光照强度下该叶片的一个叶肉细胞,则图中不该有的箭头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此时该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
(4)图曲线表示在4种实验条件下测定的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①0.10%CO2,温度在30℃ ②0.10%CO2,温度在20℃
③0.03%CO2,温度在30℃ ④0.03%CO2,温度在20℃
由实验结果分析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能影响光合速率。③和④曲线重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温度和空气不同的氧含量下,测定了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其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为相对值)。请据其分析回答:
O2含量 CO2释放量温度 | 0.1% | 1.0% | 3.0% | 10.0% | 20.0% | 40.0% |
3°C | 6.2 | 3.6 | 1.2 | 4.4 | 5.4 | 5.3 |
10°C | 31.2 | 53.7 | 5.9 | 21.5 | 33.6 | 32.6 |
20°C | 46.4 | 35.2 | 6.4 | 38.9 | 65.5 | 67.2 |
30°C | 59.8 | 21.4 | 8.8 | 56.6 | 100 | 102 |
40°C | 48.2 | 17.3 | 7.1 | 42.4 | 74.2 | 73.5 |
①该实验数据是在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填试管编号)所示实验环境条件下测得的。
②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在温度、氧含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所测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
③就表中数据分析,蔬菜长期贮藏的最佳环境控制条件是温度、氧含量分别为_________。
④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表中数据反映出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从牡丹中提取出一种酶,为了探究该酶催化分解的底物是葡萄糖还是蔗糖,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动手设计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问题:
(1)据如图分析可能的实验结果:
①若两只试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该酶催化的底物是葡萄糖;
②若两只试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该酶催化的底物是蔗糖。
(2)通过上述实验,确定该酶催化分解的底物为蔗糖,为探究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大致的实验操作步骤排序是:______。
①加入蔗糖;②加入该酶;③水浴在最适温度下;④控制不同的pH;⑤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观察现象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③②⑤ C.①③②④⑤ D.①②④③⑤
(3)若该酶活性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若将某试管的pH由c调整为b,则该试管中的颜色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该酶置于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酶,请在如图中表示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酶活性的变化曲线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