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受精卵的前几次分裂异常可能导致子细胞出现多核现象。经研究发现,受精卵分裂时,首先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纺锤体,之后二者夹角逐渐减小,形成一个统一的纺锤体。科研人员用药物N处理部分小鼠(2n=40)受精卵,观察受精卵第一次分裂,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有关实验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A.两个纺锤体可能分别牵引来自双亲的两组染色体,最终合二为一
B.细胞A最终可能将分裂成为1个双核细胞,1个单核细胞
C.细胞B最终形成的子细胞中每个核的染色体条数为40
D.药物N抑制两个纺锤体的相互作用,可能和马达蛋白的作用有关
细菌紫膜质是一种膜蛋白,ATP合成酶能将H+势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科学家分别将细菌紫膜质和ATP合成酶重组到脂质体(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人工膜)上,在光照条件下,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H+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ATP合成酶不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C.ATP合成酶既具有催化作用也具有运输作用
D.破坏跨膜H+浓度梯度对ATP的合成无影响
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 )
A.都有细胞膜和拟核 B.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C.都有线粒体和核糖体 D.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下列物质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
A.糖原、胰岛素、性激素 B.纤维素、性激素、生长素
C.淀粉、淀粉酶、糖原 D.磷脂分子、DNA、RNA
研究人员从一种野生植物的贮藏根中提取出一种化学物质,有人认为是一种能促使葡萄糖分解的酶,有人认为是一种能促使蔗糖分解的酶。对此,研究人员设计并做了一些相关实验。
(1)要确定此物质是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还是催化蔗糖分解的酶,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可能的实验结果。在水浴加热后,若两支试管均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_________,若两支试管均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
(2)若以上实验完成后,已经确定其为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需要确定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先确定系列等温度梯度,然后参照图中甲试管的处理方法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再选择其中砖红色沉淀________的两支试管所对应的温度,设置________________,重复进行实验。
(3)若通过研究确认该提取物还含有淀粉酶,某同学欲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6支试管并编号为A、A1、B、B1、C、C1。在试管A、B、C中都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在试管A1、B1、C1中都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②将试管A、A1放入60 ℃水中,将试管B、B1放入100 ℃水中,将试管C、C1放入冰水中,维持5 min。③分别将等量的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在相应温度下维持5 min。④取出试管,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请指出该同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正方案。
存在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正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图为某髙等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部分时期的示意图,乙图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丙图表示该动物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细胞Ⅰ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期,细胞Ⅱ中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
(2)乙图中表示DNA含量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与2时期相对应的是甲图中的细胞__________(填“Ⅰ”或“Ⅱ”)。
(3)某同学用自制的装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发现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若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处于丙图中BC段状态的分裂期细胞,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期。发生C→D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