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雄花序,侧生雌花序。已知玉米的高秆(D)...

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雄花序,侧生雌花序。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 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图1为两个 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到F1F1 自交得到F2;将图1F1 与另一玉 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玉米的DdRr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甲与乙杂交的具体操作是:待花蕊成熟后,将甲(或乙)花粉撒在乙(或甲)的雌蕊上

C.丙的基因型为ddRr

D.丙的测交后代与丙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

 

B 【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由题意知,D(d)与R(r)独立遗传,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基因型是DdRr,子二代高杆∶矮杆=1∶1,相当于一对等位基因测交;抗病∶感病=3∶1是一对杂合子自交的分离比,因此另一个亲本基因型是ddRr。 A、2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玉米杂交的具体操作是去雄→套袋→花粉成熟后授粉→套袋,该过程少了去雄和套袋环节,B错误; C、由分析可知,丙的基因型是ddRr,C正确; D、丙的基因型是ddRr.测交过程亲本基因型是ddrr×ddRr,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ddRr∶ddrr=1∶1,与丙相同的基因型是ddRr,占1/2,D正确。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比出现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且Ⅰ与Ⅱ桶、Ⅲ与Ⅳ桶的小球总数必须相等

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自由组合定律中遗传因子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各重复10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不相等

 

查看答案

科学家在探索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中,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其中在现象分析阶段完成了豌豆的杂交和自交实验

B.萨顿研究蝗虫的有丝分裂过程,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C.运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孟德尔用了数学统计学的方法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的结果将造成不同细胞间mRNA种类的差异

B.细胞的衰老贯穿于生物个体的整个生命历程中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癌变是正常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查看答案

生态学家高斯取相等数目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用一种杆菌为饲料,放在某个容器中进行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培养条件相同,且这两种草履虫都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双小核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为 ______________ 型,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速率在第8天时比第4天时有所  __(填“增加”或“降低”)。图中的K1_____________(填“>”、“=”或“<”)K2

(2)根据图B可知,生物种间竞争的结果可以表现为____,除此外还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

(3)高斯混合培养实验中,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都以一种杆菌为食,大草履虫因竞争排除而死亡。某林区的猫头鹰和老鹰都以啮齿类动物为食,可是它们都生存了下来。该林区猫头鹰和老鹰可以共存的原因是____(答出两点)。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若图示种群每年以λ倍“J”型增长,N0为种群起始数量,t年后该种群数量可表示为Nt________。种群呈“J”型增长的条件是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2)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________点(填“af”的某一字母)后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