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细菌可以分解纤维素,从而消除纤维素长期堆积对土壤造成的污染,某生物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请回答问题:
(1)纤维素分解菌可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中能把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的酶是_____,能把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的酶是_____。
(2)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当纤维素被分解后,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___。接种过程中,要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作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从功能来说,该培养基属于____培养基。制做培养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灭菌,除灼烧灭菌和干热灭菌外,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还有______。
(3)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______。
在老鼠中,基因C决定色素的形成,其隐性等位基因c则为白化基因;基因B决定黑色素的沉积,其隐性等位基因b在纯合时导致棕色表现型;基因A决定毛尖端黄色素的沉积,其隐性等位基因a无此作用;基因型为C_A_B_的鼠为栗色鼠。有两只基因型相同的栗色鼠甲、乙,其交配后代有三种表现型,比例为:9栗色,3黑色,4白化。
(1)若只考虑老鼠体色有色和白化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定律。
(2)这两只栗色的双亲鼠的基因型是_____,其后代白化鼠中纯合子占白化鼠的_____。
(3)若又有一黑色丙鼠与一栗色丁鼠交配,产生了如下后代:9/32栗色,9/32黑色,3/32黄棕色,3/32棕色,8/32白化,则丁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后代鼠中有色鼠:白化鼠的比例为_______,其后代白化鼠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
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分析后回答以下问题:
(1)此生态系统的基石为________。在食物网中,牧民和兔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
(2)植物中的能量可通过_______条食物链传递给鹰。假设植物有1000kg,那么理论上鹰体重增重最多是_______kg。
(3)该草原生态系统被火灾破坏,后来牧民重建家园,恢复生物群落是_____演替的过程。
(4)在该草原生态系统中,草返青时,“绿色”作为一种_______信息,为兔和鼠提供了可采食的信息。蛇能够根据鼠的气味去猎捕鼠,鼠同样能依据蛇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还能够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蜂王浆,又名蜂皇浆、蜂乳,是蜜蜂巢中培育幼虫的青年工蜂咽头腺的分泌物,是供给将要变成蜂王的幼虫的食物,也是蜂王终身的食物。蜂王浆中蛋白含量高达60%以上,现在已经成为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保健品之一。为研究蜂王浆对机体免疫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用小鼠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不同条件下的离体培养,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后回答问题:
组别 | 实验处理 | 吞噬细胞功能增强(%) | IFN(干扰素)含量(mg/L) | B细胞数目增加(%) | T细胞数目增加(%) |
1 | 细胞培养液 | 0 | 5.1 | 0 | 0 |
2 | 蜂王浆+细胞培养液 | 20.3 | 15.1 | 5.7 | 4.9 |
3 | 蜂王浆+蛋白酶+细胞培养液 | 85.5 | 80.2 | 16.6 | 16.7 |
(1)表中的B细胞和T细胞均由__________分化产生,前者在____中发育成熟,后者在_____中发育成熟。
(2)干扰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中的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抗体也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它由浆细胞产生,浆细胞是由_______分化产生。
(3)表格中,B细胞和T细胞数目相对于原来均有所增加,表明____免疫比原来增强,吞噬细胞功能相对于原来有所增强,表明________免疫比原来增强。
(4)研究发现,蜂王浆中起作用的是一段含有10个氨基酸的多肽。请分析,第3组比第2组免疫调节效果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25℃(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时,a、b两种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两种植物呼吸作用最适温度均为30℃。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在Y,a植物每天至少需_______小时以上光照才能生长。
(2)P点时,a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H]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
(3)当光照强度为Z时,限制a、b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
(4)若使温度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则图中P点___________(左移/右移/不变),M点___________(左上移/左下移/右上移/右下移/不变)。
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和稳态和叙述,错误的是:( )
A.马拉松运动员比赛中细胞呼吸会产生乳酸,但血浆pH值会保持相对稳定
B.人体在炎热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和产热量均低于在寒冷条件下
C.夏季室外施工的工人,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会下降
D.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