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土壤的土壤液盐分含量约为2 g.kg-1,盐碱化越高的土壤,土壤液盐分含量越高。土地盐碱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选育耐盐作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某研究小组将A、B两个品种的小麦植株各均分为3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光照等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小麦品种 | A | A | A | B | B | B |
土壤液盐分含量/(g.kg-1) | 2 | 5 | 8 | 2 | 5 | 8 |
CO2吸收速率/(umol·m·-2·s-1) | 24.4 | 23.3 | 17.3 | 26.1 | 23.0 | 16.6 |
(l)随着土壤液盐分含量的升高,两品种小麦吸收CO2的速率均逐渐降低,主要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环境下,___(填“A”或“B”)品种小麦更耐盐,原因是_________
(3)依据本实验,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在盐分含量为8 g.kg-1的土壤中,每天光照10小时,A品种小麦的粮食产量更高,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连续恒速给药(如静脉输注)的过程中血药浓度会逐渐增高,一段时间后可达稳定而有效的血药浓度,此时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这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结合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稳态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注射药物一般不影响稳态
B.注射量相同的情况下,静脉注射比肌肉注射会使药物更快达到全身各部位
C.理想的给药剂量应使稳态血药浓度维持在最小中毒浓度与最小有效浓度之间
D.当治疗效果不满意或发生不良反应时,可通过测定稳态血药浓度对给药剂量加以调整
某种细菌(Z)能依赖其细胞膜上的H+载体将胞内的H+排出,该过程需要消耗ATP。研究者得到该细菌H+载体结构改变的一种突变体(T),并比较了Z、T分别纯培养时细菌数量和培养液pH的变化规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T菌群呈S型增长,培养约20小时后达到K值
B.T细菌可能是H+载体功能降低的一种突变体
C.Z细菌将胞内H+排到胞外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D.Z细菌生长的培养液最适pH一定小于4.0
某学生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探究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需要准备三种不同颜色的彩球,分别标记B、b、Y表示XB、Xb、Y
B.若甲桶内装有B、b两种彩球数量各10个,则乙桶内装有两种彩球的数量均可超过10个,且必有一种是Y彩球
C.通过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婚配这组模拟实验可得出人类红绿色盲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的特点
D.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重复抓取50—100次
下列对各种“比值”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与细胞膜膜面积比值变大
B.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比值不变
C.用噬菌体去感染细菌时,由于保温时间过长,上清液放射性与沉淀物放射性比值变小
D.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由于样本过小,发病人数与调查人数比值变大
某同学观察果蝇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时,观察到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4种不同的形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则该果蝇可能是雄性
B.若细胞内存在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基因重组
C.若细胞正处于分裂后期,则该细胞中不含有Y染色体
D.若细胞内DNA分子数染色体数=1∶1,则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大小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