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浮床技术是一个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方法的水环境原位生态修复过程,它利用水生植物及根系微生物吸收N、P 元素,同时可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并以收获植物体形式将其搬离水体,保护了水体生态环境,实现了景观效益和生态功能的双赢。下图为某湖泊应用生态浮床技术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生态浮床上的植物可供鸟类筑巢,下部根系为鱼类和水生昆虫提供了栖息场所,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结构。
(2)浮床下方水体中藻类植物的数量低于无浮床的水域,这主要是受_______(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浮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
(3)请据图分析生态浮床加速水体净化的原因__________。
(4)生态浮床的应用加快了湖泊中物质循环的速度。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__________,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
(5)夏季,湖泊中“听取蛙声一片”,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作用。
(6)生态浮床既能净化水质、防治水华,又能美化环境,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的二倍体植物,染色体数目为。下图中a与b、c与d分别为玉米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对玉米进行人工杂交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_,若要测定玉米的基因组,应测定___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2)已知常见的玉米无某种抗性基因,导入外源抗性基因的玉米都能表现出抗性性状,若某玉米植株M的细胞中a染色体上已导入一个抗性基因,欲将另一个抗性基因导入到M的染色体上,用一次杂交实验来判断另一个抗性基因导入的位置(只考虑图中a、b、e、d四条染色体),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支配内脏活动的神经。科学家进行两个实验。实验一研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分别测定狗在正常情况、阻断副交感神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二是持续电刺激狗的副交感神经,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图。请回答问题。
实验处理 | 心率(次/分) |
正常情况 | 90 |
阻断副交感神经 | 180 |
阻断交感神经 | 70 |
(1)据数据分析______对心脏搏动的作用与肾上腺素相同。______对心脏活动支配作用占优势。
(2)研究表明交感神经还有支配肾上腺的分泌、通过影响淋巴细胞的转化在应激免疫中发挥作用等功能。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是______。
(3)据实验可知,小鼠体内血糖浓度的调节方式是______。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将______,原因是______。
(4)图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胰岛素直接抑制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若要证实该结论,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______,通过检测注射前后周围血液中______的浓度变化确定。
正常土壤的土壤液盐分含量约为2 g.kg-1,盐碱化越高的土壤,土壤液盐分含量越高。土地盐碱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选育耐盐作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某研究小组将A、B两个品种的小麦植株各均分为3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光照等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小麦品种 | A | A | A | B | B | B |
土壤液盐分含量/(g.kg-1) | 2 | 5 | 8 | 2 | 5 | 8 |
CO2吸收速率/(umol·m·-2·s-1) | 24.4 | 23.3 | 17.3 | 26.1 | 23.0 | 16.6 |
(l)随着土壤液盐分含量的升高,两品种小麦吸收CO2的速率均逐渐降低,主要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环境下,___(填“A”或“B”)品种小麦更耐盐,原因是_________
(3)依据本实验,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在盐分含量为8 g.kg-1的土壤中,每天光照10小时,A品种小麦的粮食产量更高,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连续恒速给药(如静脉输注)的过程中血药浓度会逐渐增高,一段时间后可达稳定而有效的血药浓度,此时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这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结合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稳态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注射药物一般不影响稳态
B.注射量相同的情况下,静脉注射比肌肉注射会使药物更快达到全身各部位
C.理想的给药剂量应使稳态血药浓度维持在最小中毒浓度与最小有效浓度之间
D.当治疗效果不满意或发生不良反应时,可通过测定稳态血药浓度对给药剂量加以调整
某种细菌(Z)能依赖其细胞膜上的H+载体将胞内的H+排出,该过程需要消耗ATP。研究者得到该细菌H+载体结构改变的一种突变体(T),并比较了Z、T分别纯培养时细菌数量和培养液pH的变化规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T菌群呈S型增长,培养约20小时后达到K值
B.T细菌可能是H+载体功能降低的一种突变体
C.Z细菌将胞内H+排到胞外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D.Z细菌生长的培养液最适pH一定小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