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中,_________之后需要浓缩,浓缩的原理是__________的沸点不同。
(2)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液量不宜过多,纯化之后的菌株需要用_________(选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进行大量繁殖。
(3)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流程:_________→选择培养→_________→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_________的菌落。
(4)在凝胶色谱法制作过程中,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原因是_________。
(5)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质粒的_____片段中,以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利用该方法导入的目的基因的遗传一般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P蛋白为主要抗原。根据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①指的是___________。从过程①到提取分离出P基因的具体操作中,源自不同生物的DNA能够重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外源蛋白基因进行PCR扩增时,第一次加热的作用类似于细胞内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的功能。
(3)过程③构建重组DNA分子过程中最常用的载体是_____。若限制酶III的识别序列是CCTAGG,它能在A和G之间切断DNA。图2表示用该酶处理P基因后产生的片段。若P基因某处有一个CCTAGC突变为CCTAGG,用该酶处理后将产生____个片段。
(4)除了B淋巴细胞外,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还有_________(填标号),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___。
(5)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1中基因工程生产的_________制成疫苗,该疫苗注射到人体内后,首先由_________进行处理和呈递,最终激活B淋巴细胞.
(6)艾滋病患者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远高于正常人,这主要是由于患者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严重下降。
图为人体某过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该图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BC段感受刺激的是冷觉感受器,此时血液中增多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B. 若某健康人A点前从未接触过某病菌,该图A、C两点表示该病菌先后两次侵入此人体后引起的抗体浓度的变化,则AB、CD段产生抗体的浆细胞都来自两种细胞的分化
C. 若该图表示正常人一天内体温变化,则说明人的体温不是恒定不变的
D. 若该图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AB段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上升,肝脏在BD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图中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①②③④代表体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组织细胞为脑细胞,则①比④处CO2浓度高
B.过敏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引起③中的液体将减少
C.若组织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则A可代表促甲状腺激素并受其调节
D.若组织细胞是肺泡细胞,呼吸急促时,④处CO2的含量高于①处
如图为反射弧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递质存在于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 兴奋传导到⑤,使膜对Na+通透性增强,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C. 结构①为过程③及其释放的递质移动到④供能
D. 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某棉田生态系统中以棉花为主要农作物,其中捕食棉花的害虫只有棉铃虫和棉蚜两种,而棉铃虫和棉蚜共同的天敌是瓢虫,蜘蛛可以捕食瓢虫。如表为该生态系统中棉铃虫、棉蚜和瓢虫的能量研究结果(单位:kj/m2·a),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摄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未被利用的能量 | 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
棉铃虫 | 1.05×1010 | 7.50×109 | 6.00×109 | 2.00×108 | 5.00×108 |
棉蚜 | 1.25×1010 | 8.15×109 | 6.45×109 | 3.00×108 | 5.50×108 |
瓢虫 | 1.68×109 | X | Y | 5.00×107 | 1.50×108 |
A.表中的数据X、Y的值分别为1.65×109和1.45×109
B.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54%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产生的物质和能量可以被植物再利用
D.引入瓢虫治理害虫的这种方式所利用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互利共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