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导入水稻后,在某一温度下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双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光合速率影响如图1;在光照为1000μmol·m-2·s-1下测得温度影响光合速率如图2,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不影响水稻的呼吸强度
B. 用温度25℃重复图1相关实验,A点向右上方移动
C. 转双基因水稻可提高对CO2的利用而增强光合速率
D. 转双基因水稻更适合栽种在高温度、强光照环境中
Akita小鼠是一种糖尿病模型小鼠,该小鼠由于胰岛素基因突变干扰了胰岛素二硫键的形成,大量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累积在内质网中,导致相关细胞的内质网功能持续紊乱,并最终启动该细胞的凋亡程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kita小鼠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大量凋亡
B.胰岛素空间结构的形成离不开内质网的加工
C.内质网功能紊乱会诱发某些特定基因的表达
D.Akita小鼠体内肝脏细胞中的脂质合成也会受到影响
科研人员在最适温度和某一光照强度下,测得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随环境中CO2浓度的变化曲线,结果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根据甲、乙两曲线均可看出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
B. 当CO2吸收量为c时,植物甲与植物乙合成有机物的量相等
C. a点时植物甲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 若适当增大光照强度d点将向右移动
某种野生型油菜存在一种突变体,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其叶片呈现黄化色泽。野生型和突变体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见下表。
指标 类型 |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 叶绿素a/b | 净光合速率/(μmol CO2·m-2·s-1) | 胞间CO2浓度/(μmol CO2·m-2·s-1) | 呼吸速率/(μmol CO2·m-2·s-1) |
野生型 | 0.28 | 6.94 | 8.13 | 210.86 | 4.07 |
突变体 | 0.32 | 9.30 | 5.66 | 239.07 | 3.60 |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CO2浓度、ATP与[H]产量等是导致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
B.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中发生的改变可能抑制了叶绿素a向叶绿素b的转化
C.突变体成熟叶片中叶绿体吸收CO2速率比野生型低2.47(μmol CO2·m-2·s-1)
D.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可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阳光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形成“光斑”,图表示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一片叶子在“光斑”照射前后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的有关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实线代表二氧化碳吸收速率
B.“光斑”照射开始时,二氧化碳吸收速率慢于氧气释放速率
C.“光斑”移开后,虚线立即下降,一段时间后,实线才开始下降,这是因为“光斑”照射产生的ATP和[H]还可以继续还原C3
D.B点以后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下图是某种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的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表格是某同学为验证温度对该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所设计的实验及操作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步骤 | 操作方法 | 试管A | 试管B | 试管C |
① | 淀粉溶液 | 2mL | 2mL | 2mL |
② | 温度处理(℃) | 37 | 50 | 10 |
③ | 淀粉酶溶液 | 1mL | 1mL | 1mL |
④ | 反应时间 | 适宜时间 | 适宜时间 | 适宜时间 |
⑤ | 碘液 | 2滴 | 2滴 | 2滴 |
⑥ | 现象 | X | 变蓝 | 变蓝 |
A.图中c点酶促反应速率较低,可适当升高温度提高反应速率
B.表格中试管B将温度降低至37℃保持一段时间后,实验现象仍呈现蓝色
C.图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是保存该酶的最适温度
D.表格中X处的实验现象是不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