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是一位52岁的男性,患有血中丙种球蛋白缺乏症(XLA),XLA的发生是因为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据调查,W的前辈正常,从W这一代起出现患者,且均为男性,W这一代的配偶均不携带致病基因,W的兄弟在41岁时因该病去世,W的姐姐生育了4子1女,儿子中3个患有该病。下列有关XLA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最初发生基因突变的生殖细胞参与了受精
B.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隐性遗传
C.突变基因是否表达与性别有关
D.W的女儿与正常男性婚配,生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4
果蝇的灰身/黑身、长翅/残翅分别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实验中,利用纯合灰身长翅与黑身残翅个体杂交,F1全为灰身长翅;将F1中的雌性个体与黑身残翅个体杂交,子代出现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4∶1∶1∶4,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灰身/黑身与长翅/残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F1雌性个体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重组
C.F1雌性个体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D.F2中的灰身长翅个体全部为杂合子
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中进行的一些生理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物质进行②过程与进行④过程所需的酶和原料都不同
B.⑤过程表示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图中赖氨酸的密码子是UUU
C.①②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③过程则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D.细胞核中只能进行①②③过程,线粒体中只能进行④⑤过程
在确定DNA是遗传物质的研究过程中,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以及赫尔希和蔡斯T2噬菌体的侵染实验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实验选用的实验材料细菌或病毒,均具有结构简单、繁殖快的优点
B.两个实验都应用了细菌培养技术和同位素标记技术为实验成功提供了保障
C.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共同点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两个实验都可以说明DNA可以从一个生物体内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内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被命名为RhoGD12的基因,他们发现带有该基因的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以阻止癌细胞扩散。对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及其作用的最合理的解释可能是
A.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蛋白质,该基因使癌细胞迅速衰老死亡
B.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糖蛋白,该基因可抑制原癌基因的表达
C.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蛋白质,致使癌细胞迅速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
D.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糖蛋白,可阻止癌细胞入侵其他组织、器官
已知某雄性动物体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若该动物的精原细胞的核DNA均被15N充分标记,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若一个标记的精原细胞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然后再进行减数分裂,则含有15N标记的精细胞所占全部精细胞比例为5/8
B.若40个被标记的精原细胞连续两次有丝分裂后,则含15N标记的细胞约有130个
C.若该被标记的精原细胞先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得到的精子和该物种未被标记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则在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的一个细胞中,最多含有2条被标记的染色体
D.由该精原细胞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后期时,细胞中染色体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目依次为: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