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分离和纯化大肠杆菌”时,甲、乙两同学就“大肠杆菌的细胞呼吸类型”产生了争论。甲认为是厌氧型,因为大肠杆菌生活在人或其他动物的大肠中,是缺氧环境。乙则认为是需氧型,因为卫生部门对餐馆卫生检查时,会对餐具、消毒柜等暴露在空气中部位进行取样。老师建议他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两位同学在完全相同条件下选择LB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蛋白胨10g,酵母膏5g,NaCI10g,加蒸馏水定容到1000mL,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蛋白胨”和“酵母膏”主要是为大肠杆菌提供碳源、氮源和特殊营养物质
B.两位同学进行实验时,要用到的培养基类型有固体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C.两位同学需要用干热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
D.两位同学在培养大肠杆菌时都得到了菌落,说明大肠杆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
PCR技术现在已经应用到临床诊断、法医鉴定、分子生物学、农牧业等领域。下图为某同学实验中,所用引物与模板配对情况(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ˊ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用引物Ⅱ和Ⅲ进行该DNA分子扩增可获得5种序列不同的产物
B.复性温度过高导致引物不能与模板牢固结合,PCR扩增效率下降
C.设计以上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碱基互补配对造成引物自连
D.为方便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可在引物中增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
某农场中甲、乙、丙三种生物分别属于不同的营养级(不都是消费者),三者的数量变化如图1所示;图2是该农场中的能量流动简图,其中a2和b3分别为第二、第三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1和d2为摄入的饲料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构成了农场的营养结构,碳循环沿着甲、乙、丙进行
B.丙、乙分别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且乙、丙之间的关系为捕食
C.图2中第二、第三营养级的粪便中的能量分别属于a3+d1、b2+d2
D.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d1)/(a1+a2+a3)×100%
过敏反应发生机制如下图所示。过敏原可激发体液免疫产生IgE抗体,当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肥大细胞可释放组织胺,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过敏症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gE抗体可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
B.IgE抗体的产生可能需要T细胞参与
C.组织胺使组织液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
D.过敏原再次入侵时与肥大细胞表面IgE抗体结合引发过敏症状
番茄的花色、果色和叶型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红花红果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白花=2∶1、红果∶黄果=3∶1、窄叶∶宽叶=3∶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控制红花的基因纯合时会有致死效应
B.控制花色、叶型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控制果色、叶型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控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用不同水温的溶液培养水稻,一段时间后检测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水温高低对水稻吸收无机盐的影响
A.水稻可以吸收多种离子,在室温条件下,吸收各种离子的速率相等
B.水稻吸收离子速率与细胞膜上相应载体数量和细胞呼吸产生ATP的速率有关
C.温度可能是通过影响根部的呼吸速率,从而影响了根部对无机盐的主动运输
D.高温和低温都会影响根部对无机盐的吸收,对钾和钙的吸收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