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甲表示限制酶EcoR I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图乙表示DNA片段,图丙表示质...

下图甲表示限制酶EcoR I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图乙表示DNA片段,图丙表示质粒及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目的基因被EcoR I切割后将产生序列为—TTAA的平末端

B.限制酶作用于图乙中的①,DNA连接酶作用于②和③

C.HindⅢ和Pst I两种限制酶切割质粒,不会影响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的筛选

D.PstIEcoR I两种限制酶切割质粒,有利于目的基因与质粒正确连接

 

D 【解析】 分析题图:甲图中限制酶切割完成后形成的黏性末端为—TTAA;乙图中①是氢键,③是磷酸二酯键;丙图四环素和青霉素抗性基因为标记基因,其他为限制酶切割位点。 A、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将DNA分子的两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是黏性末端,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中心轴线处切开时,产生的是平互末端,由图,目的基因被EcoR I切割后将产生序列为—TTAA的黏性末端,A错误; B、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作用于相邻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即图中③处化学键,B错误; C、HindⅢ和Pst I两种限制酶切割位点分别位于四环素和青霉素抗性基因部位,抗性基因为标记基因,其作用是便于目的基因的鉴定和筛选,C错误; D、用PstI和EcoR I两种限制酶切割质粒,可以防止质粒自身的环化,有利于目的基因与质粒正确连接,D正确。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质粒载体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粒是由许多核糖核苷酸相互连接而成的

B.抗生素抗性基因有利于目的基因导入细胞

C.限制酶可切开质粒上的目的基因插入位点

D.复制原点有助于目的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

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基因工程,下列行为使基因工程的实施成为可能的是(   

①细菌质粒的发现            ②精子获能才具备受精能力        ③限制酶和逆转录酶的发现

④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改造        DNA序列分析方法的发明        PCR技术的发明

A.②③⑤⑥ B.①③⑤⑥

C.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⑥

 

查看答案

亚麻酸(ALA)能够促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囊胚发育。为了给水牛体外胚胎产业化生产中合理使用亚麻酸提供理论依据,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亚麻酸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分析回答:

①卵母细胞的收集和体外培养:从屠宰场水牛的卵巢中收集并处理卵母细胞,随机分成5组,分别置于不同浓度亚麻酸的培养液中,在39℃、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2224h

②卵母细胞成熟判断:在显微镜下观察卵母细胞,判断其是否成熟,统计结果如表1

③体外受精:在受精溶液中进行体外受精后,用显微镜观察判断是否完成受精。

④早期胚胎培养:将受精卵移入胚胎培养液中培养4448h后检查分裂情况,每隔48h更换一次培养液,第59天观察囊胚发育情况,统计结果如表2

1亚麻酸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2亚麻酸对水牛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1)步骤①中,细胞培养箱中加5%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成熟卵母细胞内染色体的行为特征是_____________。步骤③中,判断是否受精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受精卵经_____________(时期)发育成囊胚,培养过程定期更换培养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亚麻酸溶液为200μmol·L-1时,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囊胚发育起_____________(促进、抑制)作用。

5)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μmol·L-1的亚麻酸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囊胚发育都较有利,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漠,已经被治理完毕,变成名副其实的森林。从1959年以来,陕西榆林就开始疯狂抵御风沙,加上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觉醒,开发了很多有益于沙漠治理的项目。例如马云在支付宝上的蚂蚁种树与支付宝线下消费结合,不仅唤醒众人的环保意识,还为沙漠治理贡献了巨大的资金力量,让治理能持续不断地进行。请回答:

1)人们通过植树造林进行沙漠治理,固沙林形成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填写两项),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为植物提供养分,促进植被的生长发育。

2)通过人工治理,沙漠变为绿洲,从群落角度分析说明了________

3)治理沙漠过程中会出现群落交错区,即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若要研究群落交错区的特殊性,往往需要研究________(至少回答2个)、群落演替等群落水平上的问题。

4)生态学家对该生态系统的发展以及该系统的某食物链(甲丙)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单位为×103J/hm2·a),结果如下表。由表可以看出,乙或丙的同化量与呼吸量之和不等于摄入量,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同时,乙与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在10%20%区间,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固定的能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00

105

75

715

844

55

438

 

 

 

查看答案

γ—氨基丁酸(GABA)是成年动物体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分析回答:

1)通常情况下,当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__结合后,Cl通道开放,Cl顺浓度梯度内流,从而产生抑制性效应。研究大鼠等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胚胎发育早期未成熟神经元时发现,GABA的生理效应与成熟神经元相反。其原因是胞内Cl浓度显著_____________于胞外,GABA作为信号引起Cl_____________(填“内流”或“外流”),从而产生兴奋性效应。

2)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神经系统内GABA的通道型受体的特性(既是GABA受体,也是双向Cl通道)并未改变,GABA的两种作用效应与细胞膜上两种Cl跨膜共转运体NKCC1KCC2有关,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图中共转运体的大小表示细胞膜上该转运体的相对数量)。据图可知,大鼠成熟神经元中含量相对较低的Cl共转运体是________

3)为探究GABA兴奋性效应对神经元发育的影响。将不同基因分别转入三组大鼠胚胎神经组织。待幼鼠出生后第14天,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突起的数量及长度(如下图)。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幼鼠单个神经元________,由此证明GABA的兴奋性效应保证了神经元正常发育。通过检测实验组EGFP的分布及荧光强度以确定KCC2蛋白的________

4)在患神经性病理痛的成年大鼠神经元中也检测到GABA的兴奋性效应,推测该效应与KCC2NKCC1表达量有关。研究者以“神经性病理痛”模型大鼠为实验组,用________技术检测KCC2NKCC1的含量。若结果为________,则证实上述推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