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 BDNF(脑部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关系如图所示(示部分过程)。BDNF 具有促进 b(递质)的释放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向脑部注射抗 BDNF 的抗体,则突触间隙内 b 物质含量减少
B.BDNF 能促进突触后膜吸收更多的钾离子
C.b 物质与 AMPA 结合后,将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
D.运动应激能抑制 BDNF 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需要 Ca2+参与,下列有关突触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内发挥
C.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则突触后膜外正内负电位差会增大
D.作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 Ca2+的通透性,可能会使突触后膜兴奋性加强
研究人员进行了含有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同、钾离子浓度相同)对离体枪乌贼神经纤维电位变化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未受刺激时,枪乌贼神经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小,膜内的K+扩散到膜外,而膜外的Na+不能扩散进来
B.细胞外液中钠离子浓度可以影响动作电位的幅度和速率
C.若持续降低细胞外液中钠离子的浓度,则神经纤维可能会接受适宜刺激后无法产生动作电位
D.在神经纤维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过程中,Na+进出细胞均不消耗ATP
测量与记录蛙坐骨神经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如图①→⑤所示,其中②、④的指针偏转到最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神经施加刺激,刺激点位于图①甲电极的左侧
B.图②中甲电极处的膜发生去极化,乙电极处膜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C.图④中甲电极处的膜发生去极化,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
D.处于图⑤状态时,膜发生的K+内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和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构成的,神经元一般包括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
B.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反射,最简单的反射只涉及3个神经元
C.神经元的基本特性是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树突传送出去
D.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就是动作电位
一个人从 25℃的房间进入 0℃的冷库中,将会发生的是
A.总产热量增加 B.总散热量降低
C.产热量一直等于散热量 D.只通过神经调节维持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