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自然界的生物总是处于急性应激刺激(如捕食)或长期的环境压力(如高温、饥饿或过氧化...

自然界的生物总是处于急性应激刺激(如捕食)或长期的环境压力(如高温、饥饿或过氧化环境)之下,科研人员以线虫为实验材料,探究机体在受到急性应激刺激后应对长期环境压力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系列实验。

1)研究人员通过每5分钟轻敲培养线虫的培养皿模拟急性刺激(共150分钟),随后让其处于长期慢性的环境压力下。

①机械刺激线虫时,其感受器产生___________,传导至RIM神经细胞,促使___________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酪胺。酪胺是平衡急性应激和长期环境压力的关系的___________分子。

②观察野生型线虫与酪胺受体基因突变体受到急性应激后的生存率,如图1

据图可知,野生型线虫的生存率___________(高/低)于酪胺受体基因突变体。由此推测,在急性应激刺激下,酪胺可___________(促进/抑制)线虫对后续长期环境压力的反应,影响线虫对环境的抗逆性。

2 )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酪胺对受长期环境压力(饥饿)下的反应机制,如图2所示,急性刺激诱导RIM分泌酪胺,在其作用下,启动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促使胰岛素样蛋白与小肠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使胰岛素转录因子(DAF-16SKN-1HSF-1等)被磷酸化,阻断其进入___________,最终促使组织细胞摄取利用___________,满足线虫对逃跑等急性刺激反应的能量需求,而无法提供更多能量应对长期环境压 力的影响。

注:胰岛素样蛋白的作用相似于胰岛素。

3)请你根据该项研究结果,提出可以帮助人类应对压力的治疗措施___________

 

兴奋(神经冲动) 突触小泡 信息 低 抑制 胰岛素受体 细胞核 葡萄糖 减少体内酪胺的含量(①酪胺合成抑制剂;②酪胺受体(tya-3)表达抑制剂) 【解析】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的唯一降血糖激素,其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并储存葡萄糖。 (1)①机械刺激线虫时,其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导至RIM神经细胞,促使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酪胺。酪胺属于信息分子。 ②据图1可知,野生型线虫的生存率低于酪胺受体基因突变体。由此推测,在急性应激刺激下,酪胺可抑制线虫对后续长期环境压力的反应。 (2 )据图2分析可知,急性刺激诱导RIM分泌酪胺,在其作用下,启动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促使胰岛素样蛋白与小肠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转录因子(DAF-16、SKN-1和HSF-1等)被磷酸化,阻断其进入细胞核,最终促使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满足线虫对逃跑等急性刺激反应的能量需求,而无法提供更多能量应对长期环境压力的影响。 (3)据上分析可知,酪胺会使机体无法提供更多能量应对压力,故为了帮助人类应对压力,可以减少体内酪胺的含量(如①酪胺合成抑制剂;②酪胺受体(tya-3)表达抑制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多年生植物的宽叶和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红花和白花由等位基因Rr控制。让两纯合植株杂交,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组合

F1

F2

宽叶红花

宽叶红花

宽叶白花

窄叶红花

窄叶白花

宽叶白花×窄叶红花

98

102

61

63

20

 

1F2中出现的四种表现型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_,研究小组经分析提出了两种假说。假说一:F2中有两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且致死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假说二: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植株为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检验两种假说。________________ (写出简要实验设计思路,并指出支持假说二的预期实验结果)

3)如果假说一成立,让F2中的宽叶红花自交,后代窄叶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

 

查看答案

当土地停止耕种时,演替便开始了,最早入侵耕地的植物称为先锋植物,先锋植物的出现是演替开始的标志。随着演替的发展,弃耕地周围环境中的物种逐渐向弃耕地中扩散。在自然状态下,演替会使植被得以恢复,最终发展为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学家在研究某弃耕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对不同时期群落的丰富度指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弃耕土地上的演替属于_________类型。土地在经数年精耕细作之后,以往植被的痕迹往往被彻底清除,同时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态环境,这种环境不仅适于作物,还适于不受耕作抑制的杂草生长,所以最早入侵弃耕土地的先锋植物是___________

2)随着演替的发展,物种数量增多,群落内不同植物种群之间的_______关系明显加剧,依据曲线图,请描述物种丰富度在50a内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研究调查发现,群落中有一部分植物能在自然条件下无性繁殖,属于克隆植物。在群落演替的中后期,这些克隆植物占据优势地位,与大部分非克隆植物相比,克隆植物能通过分株之间的连接物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克隆植物的环境适应能力,这种现象叫生理整合。请据此推测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曲线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自然条件下,这片弃耕土地最终发展成为森林生态系统,在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________的能力。

 

查看答案

某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一株短根白化突变体水稻 A,欲研究该突变体的光合作用的调控机制,进行了相关实验。

1)在适宜条件下,研究人员测定了长势一致且良好的突变体水稻 A 和野生型水稻 B 植株光合作用的相关指标,结果见下表。

水稻品种

表观光合速率

µmolm-2s-1

气孔导度

molm-2s-1

胞间 CO2 浓度

µmolm-1

A(突变体)

‒361

018

42452

B(野生型)

1177

030

29844

 

 

据上表数据分析,突变体 A 表观光合速率的显著降低_______(填“是”或“不是”)由于气孔导度下降引起的。与野生型 B 相比,突变体 A 的光反应与碳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________

2)利用两种水稻的叶片为材料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结果如图 1 所示,则突变体 A 叶片中缺少的色素为____________,从而导致其对可见光中____________光的吸收率收明显下降。由此推测叶绿体内___________  (结构)发育不良。

3)过氧化氢酶(CAT)能催化水稻细胞内超氧自由基的分解,超氧自由基有助于膜脂过氧  化物(MDA)的生成,而 MDA 的增多会加剧膜的损伤。图 2 为两种水稻中上述两种物质相对含量的测定结果,据数据分析,突变体 A _____________ 的含量比野生型 B 低,会使 _____________ ,从而导致突变体 A 表观光合速率下降。由此可见,突变体 A 白化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是由野生菌种突变形成的,自身不能合成组氨酸。将其接种在缺乏组氨酸的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有极少量菌落形成。2-氨基芴是一种致突变剂,将沾有2-氨基芴的滤纸片放到上述平板培养基中,再接种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进行培养,会有较多菌落出现。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接种前,2-氨基芴和滤纸片须进行灭菌处理

B.若用划线法接种可以根据菌落数计算活菌数量

C.基因突变的可逆性与是否存在致突变剂无关

D.此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化学致突变剂

 

查看答案

过敏反应发生机制如下图所示。过敏原可激发体液免疫产生IgE抗体,当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肥大细胞可释放组织胺,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过敏症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gE抗体可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

B.IgE抗体的产生可能需要T细胞参与

C.组织胺使组织液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

D.过敏原再次入侵时与肥大细胞表面IgE抗体结合引发过敏症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