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蚜和某种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上述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即处理组,不做处理的为对照组),调查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请回答:
物种 | 分组 | 第7天 | 第14天 | 第21天 |
蝉大眼蝽 | 对照组 | 0.20 | 0.62 | 0.67 |
处理组 | 0.20 | 0.10 | 0.11 | |
豌豆蚜 | 对照组 | 2.00 | 4.00 | 2.90 |
处理组 | 2.00 | 8.70 | 22.90 | |
鳞翅目幼虫 | 对照组 | 1.00 | 1.31 | 0.82 |
处理组 | 1.00 | 2.19 | 3.03 |
(1)上述生物组成的营养结构中,蝉大眼蝽为_____________级消费者,它的主要捕食对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1天后,处理组各种生物最终保持新的平衡状态,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实现的。
(3)该生态系统中,利马豆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和称为________________量。若即时调查能量流动的途径,该营养级同化能量中的大部分暂时属于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流向。
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转基因育种和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二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抗病(抗)与易感病(感)。选取若干某红果杂合子进行转抗病基因(T)的试验后得到品种S1、S2、S3、S4。将S1~S4分别进行自然种植得到F1,统计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品种 | F1表现型及个体数 |
S1 | 450红抗、160 红感、150 黄抗、50黄感 |
S2 | 450红抗、30红感、150 黄抗、10黄感 |
S3 | 660红抗、90红感、90黄抗、160 黄感 |
S4 | 510红抗、240 黄抗、240 红感、10黄感 |
A.向二条非同源染色体分别转入1个抗病基因的品种只有S2
B.上述品种形成F1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只有品种S1和S2
C.S1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红抗个体的概率为25/36
D.S2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15
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一年生草本植物北点地梅在1971~1975年间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1975年时相比,1971年时该种群的生存阻力相对较小
B.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是引起北点地梅数量波动的直接原因
C.该种群的数量变化为周期性波动,种群密度有明显的季节波动
D.该种群成熟植株每年的净初级生产量在年际间能保持基本稳定
1941年,鲁宾和卡门为了研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否来自于水,设计了如图A的装置,得到了图B所示的氧气中18O百分比的三个试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18O标记的反应物类型
B.该装置加 NaHCO3溶液的目的是保持溶液pH的稳定
C.实验中阀门1必须打开用于收集试管中产生的气体,阀门2要保持关闭
D.科学家可根据在水与氧气中18O的百分比的一致性就得出“氧气来自于水”的结论
如图为核糖体上发生的翻译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RNA与相应氨基酸的结合及分离均需酶和能量
B.从图中可知,翻译的方向为从左往右,且氨基酸1的密码子为UGG
C.与转录过程比较,该过程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
D.核糖体与mRNA开始结合的位点为起始密码子所在的部位
玉米的株高是一对相对性状,现将株高70m和50cm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
F2,F2中株高70cm:65cm:60cm:55cm:50cm的比例约为1:4:6:4:1.若取F2中的60cm植株随机授粉产生的F3中60cm纯合植株的比例为
A.1/36 B.2/9 C.1/2 D.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