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关于“克隆羊”“试管羊”“转基因羊”的说法,合理的是( ) A. 它们的遗传...

下列关于“克隆羊”“试管羊”“转基因羊”的说法,合理的是(  )

A. 它们的遗传物质都只来自于一个亲本

B. 它们在形成过程中一般都有卵细胞的参与

C. 它们是通过相同的生殖方式获得亲本的优良性状

D. 培育过程都用到核移植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

 

B 【解析】 A.三种羊的遗传物质都不只来自一个亲本,如克隆羊也有少量遗传物质来自供质的亲本,试管羊是体外受精的产物,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A错误; B.克隆羊的培育,要把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试管羊的培育需要精子和卵细胞体外受精;转基因羊中,往往把目的基因导入卵细胞,B正确; C.克隆羊、转基因羊的产生过程属于无性生殖,试管羊的产生过程属于有性生殖,C错误; D.三个成就都用到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但试管羊和转基因羊没有用到核移植技术,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研究细胞膜上的各种蛋白质,对于认识生命现象、揭开生命奥秘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对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具有运输功能的蛋白质均存在于细胞膜上

B.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C.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取决于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D. 某些细菌表面的外膜蛋白可用于疫苗的生产

 

查看答案

蓝藻又名蓝细菌,通常把感染蓝藻细胞的DNA病毒称为噬藻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蓝藻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B.噬藻体和蓝藻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C.噬藻体侵染蓝藻时.只有DNA进入蓝藻

D.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藻体可标记其外壳

 

查看答案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能引起埃博拉出血热。如图为埃博拉病毒结构示意图。其中GP→VP是7种病毒蛋白,以下推测合理的是(  )

A.GP可能是细胞表面的糖蛋白,与病毒侵染细胞时信息识别有关

B.假如L是一种RNA聚合酶,则可以催化病毒的逆转录过程

C.合成7种蛋白质需要的原料是宿主细胞内4种游离的核苷酸、ATP和酶

D.病毒RNA可能以胞吞的方式进入宿主细胞

 

查看答案

药物A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临床用于肿瘤的治疗。研究人员利用H细胞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相关研究。

1H细胞是一种肝癌细胞,机体主要通过________免疫发挥免疫监控和清除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癌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表达量________,无法被免疫细胞识别,从而实现免疫逃逸。

2)将H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加入D溶剂溶解的不同浓度的药物A溶液,24h后测定细胞存活率。实验结果如表,由数据可知药物AH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浓度/µmol·L-1

0

1

5

10

15

20

细胞存活率/%

1000

9821

9785

9712

9687

9624

 

 

3)研究人员对药物A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研究。将H细胞与T淋巴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A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癌细胞的凋亡率。对照组的设置应为________

①单独培养的H细胞     ②单独培养的T淋巴细胞    ③混合培养的H细胞与T淋巴细胞

④加入等量的D溶剂        ⑤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

凋亡率统计结果如表,据此提出药物A的免疫调节作用是_____________

浓度/µmol·L-1

凋亡率/%

对照组

3

1

134

10

293

15

553

 

 

4)为进一步探究药物A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机理,研究人员又做了如下实验:

①已知IL-2TNF-αT细胞产生的两种杀伤性细胞因子,研究人员利用癌症模型鼠进行实验,测定了不同组小鼠IL-2TNF-α的表达量,结果如表:

A药剂量/mg·kg-1

IL-2

TNF-α

0

1412

1125

5

1831

1654

10

2432

2023

15

3154

2750

 

 

T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后可以抑制T细胞的活性,使其无法识别癌细胞,导致癌细胞的免疫逃逸。研究者分别测定了①实验中T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表达量,结果如图。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支持/不支持)药物A免疫作用机理的假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PD-1/PD-L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理,利用免疫学知识为治疗癌症提供一种新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杂交水稻虽然性状优良,但在有性繁殖过程中,具有高产等优良特性会出现分离。由此,杂交作物的后代(杂种植物)无法保持同样的优良性状。在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发现了一个关键的B基因,为探究其作用,进行了如下研究。

1)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在紫外光或蓝光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这一特性可用于检测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与野生型水稻的B基因利用____________酶形成融合基因,转入到普通水稻获得转基因水稻(B-GFP),该变异属于___________

2)将野生型水稻与转基因水稻进行杂交或自交,授粉25小时后,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胚中B基因的表达情况,请完成下表和问题。

杂交组合

BGFP×♂野生型

♀野生型×♂BGFP

BGFP×♂BGFP

预期结果

具荧光:无荧光=11

_____________

实际结果

无荧光

全部具荧光

1/2具荧光

 

 

根据结果可知只有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本/母本)的B基因表达,而出现了上述实验现象,并没有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的特征。

3)研究人员进一步检测授粉65小时后的受精卵,发现来自于母本的B基因也开始表达。由此推测,可能是来自于父本B基因的表达__________________(促进/抑制)后期来自于母本中的该基因的表达,从而启动胚的发育。

4)研究人员设想:可以使野生型水稻(杂种植物)在未受精的情况下,诱发卵细胞中B基因表达,发育为胚。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图操作,请你根据技术操作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①卵原细胞经M技术处理后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形成卵细胞。

②精细胞参与了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卵细胞在未受精情况下发育为新个体,该育种方式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