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有关生物膜及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

下列有关生物膜及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

B.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C.胞吐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一定会发生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D 【解析】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如下: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运输方向 顺浓度梯度 高浓度→低浓度 顺浓度梯度 高浓度→低浓度 逆浓度梯度 低浓度→高浓度 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举例 O2、CO2、H2O、N2 甘油、乙醇、苯、尿素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Na+、K+、Ca2+等离子;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 A、葡萄糖进入肌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A正确; B、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B正确; C、胞吐过程一定会发生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 D、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是: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初步的加工后,由囊泡包裹着进入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形成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在此过程中,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了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但核糖体无膜结构,D错误。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真核细胞有边界,有分工合作的若干组分,有对细胞的遗传和代谢进行调控的信息中心。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信息中心就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B.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会影响遗传信息的表达

C.真核细胞的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原核细胞的是细胞质基质

D.龙胆紫染液进入细胞使染色体着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

蔗糖是植物光合作用中最先形成的游离糖,蔗糖转运蛋白在蔗糖的跨膜转运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在拟南芥中已经鉴定出9个蔗糖转运蛋白基因。以AtSUC3AtSUC5 纯合单突变体为亲本,采用传统杂交法并结合PCR技术获得AtSUC 3AtSUC5纯合双突体。

1)科研人员构建含已知序列 T-DNA 片段的_____,转化野生型拟南芥,导致被插入 基因发生_____,筛选和自交得到了 2 种纯合突体 AtSUC 3 AtSUC5

2)为研究 AtSUC3 AtSUC5 基因的传递规律,上述 2 种纯合突变体杂交得 F1F1 自交获得 F2。依据 AtSUC3AtSUC5T-DNA片段(完整的T-DNA 过大,不能完成 PCR)序列设计引物分别为 I~VII(如下图所示)。

PCR1 利用引物_____(填写引物代号)可克隆 AtSUC5,标记为APCR2 利用引物_____(填写引物代号)可克隆被 T-DNA 插入的 AtSUC5,标记为 aPCR3 克隆 AtSUC3,标记为BPCR4 克隆被 T-DNA 插入的 AtSUC3,标记为 b

②部分F2 植株的PCR情况见下表

基因型

i

ii

iii

iv

v

PCR1

+

_

+

?

PCR2

+

+

-

?

PCR3

+

+

-

?

PCR4

+

_

+

?

 

 

“+”有PCR 产物    “-”无 PCR 产物

表中i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用AaBb表示)。若表中 v植株为AtSUC3/AtSUC5 双突变纯合子,其对应的 PCR1~ PCR4 结果依次为_____(用“+”或“-”表示)。若 AtSUC3/AtSUC5 双突变纯合子在 F2 所占比例为 n2n2 远远小于 1/16),则亲本型配子的比例为_____,说明AtSUC3 AtSUC5 的位置关系为_____

3)拟南芥的果实为角果,成熟后可自然开裂传播种子。进一步研究发现,AtSUC3纯合突变体的角果开裂率较野生型明显降低,AtSUC3/AtSUC5双突变纯合子角果开裂率介于两者之间,说明 AtSUC3AtSUC5基因功能关系为_____(选择填写“协同”或“拮抗”),共同控制拟南芥种子的传播。

 

查看答案

辣椒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两个品种的杂交后代产量等性状优于双亲)。在辣椒育种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了辣椒雄性不育系植株。利用雄性不育系与可育植株杂交,生产杂种种子是降低制种成本和提高纯度的有效途径。

1)辣椒具有两性花,人工杂交获得的杂交一代(F1)会出现杂种优势,但F1不能留种推广种植的原因是_____,因此在生产上需年年制种。辣椒雄性不育系植株的培育 成功解决了制种的难题。

2)雄性不育系植株的花药瘦小、干瘪,无花粉粒或仅极少花粉粒,用碘液染色后显示不着色或着色极浅。而可育株系的花粉粒饱满,碘液染色后着色深。由此可推测不育花粉败育的重要原因是储存营养的能力_____

3)研究人员为了进一步揭示花粉败育机制,进行了如下研究。在盛花期分别取雄性不育系和可育系发育不同阶段(依次为阶段 1~5)的花蕾,测定内源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 3)、脱落酸(ABA)含量并绘制相对含量变化趋势如图 1、图 2 所示。

①综合图 1 和图 2 结果可育系花蕾发育过程中激素的变化规律是,发育前期_________,发育后期_________是育性得以维持的保证。而不育系花蕾发育前 _____过高和后期_____下降过快对败育起了重要的作用。

 

②以上结果说明,花粉的可育或败育是受到_____的结果。

4)研究人员在花蕾发育后期还检测到花蕾的乙烯释放量和 IAA 氧化酶活性,不育系均显著高于可育系。结合(2)、(3)的研究推测,在花蕾发育后期,乙烯通过_____,使花粉败育。

 

查看答案

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问题:

阿米巴细菌互作

阿米巴又被称作变形虫,是一类可通过伸缩伪足来改变自身形状的单细胞真核原生生物。

在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中,细菌是阿米巴的主要食物。阿米巴能够在一定距离内发现并吞噬细菌,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细菌被消化,营养物质输送到细胞质中被阿米巴利用。土壤中的阿米巴能通过捕食作用提高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还能提高营养物的矿化程度, 促进植物的生长。水体中的阿米巴通过体表渗透吸收水中的可溶性有机质,捕食水中的颗粒物和细菌,不仅能降低水体有机物的负荷,增加水体透明度,还能减弱水中病原菌的毒害作用。

阿米巴致病菌是能感染甚至杀死阿米巴的一类细菌。因为阿米巴细胞和动物免疫细胞在进化上高度同源,这些阿米巴致病菌往往也是动物甚至人类的致病菌。嗜肺军团菌是目前研究最多的阿米巴致病菌,它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广泛存在于水体和土壤中。在阿米巴体内,它能破坏小泡传输,阻止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在细胞内增殖后逸出,并导致宿主细胞死亡。嗜肺军团菌也能入侵人类肺泡巨噬细胞,导致人类军团病,这种病通常是由人体吸入空调或淋浴装置产生的污染气溶胶引起的。

现已从阿米巴中分离出了大量病原体,如嗜肺军团菌、霍乱弧菌、幽门螺杆菌等。这些病原体以阿米巴为载体传播,耐受恶劣环境并能在其中增殖。因此,阐明阿米巴与阿米巴致病菌之间的互作,对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有着重大价值。由于阿米巴具有易培养,方便用于药物测试,对于研究宿主与致病菌互作是一个潜在的优良模型。

1)阿米巴伸缩伪足,吞噬细菌,都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的特点,根据文中信息, 阿米巴和细菌可以形成的种间关系有_____

2)根据文本信息,下列关于阿米巴对生态环境作用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选 择选项前字母填写)。

A.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B.利于生产者同化能量

C.净化水体减轻水污染    D.减弱微生物分解作用

3)根据文本信息推测,嗜肺军团菌被阿米巴吞噬后,能够_____,从而得以继续生存 和繁殖。

4)在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方面,请举例说明阿米巴与细菌互作模型可用于研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不仅可以通过化学突触进行,也可通过电突触进行。科研工作者在螯虾躲避反射的反射弧中发现了电突触的存在。电突触是两个神经元细胞膜上由跨膜连接蛋白形成的通道,允许细胞内溶液从一个细胞流到另一个细胞。兴奋通过化学突触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时,有接近 1ms 的延迟(突触延迟),而电突触没有延迟。

1)反射弧由_____、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_____5 部分组成。

2)神经元在未受刺激时,膜电位状态是_____,受到刺激后_____内流,导致膜电 位发生逆转,电突触允许_____从已兴奋神经元传导到未兴奋神经元,导致后者产 生兴奋。

3)研究人员用细胞内微电极研究鸡睫状神经节中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式,方法如图1所示。电刺激节前神经,神经节细胞电位变化如图 2 A 所示。先用细胞内微电极给神经节细胞通一定强度的电流使其膜内外电位差增大,再电刺激节前神经,神经节细胞电位变化如图 2 B 所示。

①研究人员推断节前神经元与神经节细胞之间既存在电突触,又存在化学突触。请根据这一推断,续写以下对曲线(B)的解释。节前神经受到刺激产生兴奋,通过电突触迅速传递给神经节细胞,因为膜内外电位差较大,神经节细胞未能产生兴奋;一段时间延迟后,_____

②利用荧光黄染料和图 1 中实验装置设计实验可以进一步证实节前神经元与神经节细胞之间存在电突触,实验方法和预期结果是_____

4)神经调节中电突触的存在,对于生物适应环境有何积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