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紫茎泽兰,原产于墨西哥,20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在2003年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

紫茎泽兰,原产于墨西哥,20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在2003年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第一批外来物种名单》中排名第一。紫茎泽兰具有高繁殖率(每株年产种子1万粒左右)、耐贫瘠、耐干旱、易传播等特点成为强入侵性物种,在云贵川等西南地区大约以每年1030公里的速度扩散。

1)紫茎泽兰与同一环境中其他植物之间的关系是竞争,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的现象,其结果常表现为__________,有时表现为__________

2)某西南城市边缘有一大型建筑用地(原为农田),多年围而未开发,被紫茎泽兰入侵,附近中学的高中生物老师在6年中对其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追踪,计算了每相邻两年中的下一年种群数量与上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λ),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6年中紫茎泽兰的种群数量呈现出J型增长”,那么,他们依据的λ值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

3)紫茎泽兰的根部可能会分泌克生性物质抑制周围其他植物生长,现欲通过实验来探究其是否能分泌克生性物质以及对牧草X和小麦的影响,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配制适合紫茎泽兰、牧草X、小麦都能正常生长的相同培养液5份,记为甲。

②将1份甲盛入1个栽培适量的紫茎泽兰幼苗的容器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取部分培养液的残液,分作2等份,记为乙。

③将另外4份甲盛入编号为A1B1(实验组)、A2B2(对照组)的相同容器,然后__________(液体补量用“清水”,忽略加液后离子浓度变化对实验的影响)。再将基本相等鲜重(g)的适量牧草X2份和小麦幼苗2份分别培养在AB组容器中。

④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每组幼苗的鲜重(g)。

结果:若A1A2鲜重相似,B1B2差异较大,则说明__________

 

相互抑制 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居于劣势甚至灭亡 λ>1且不变 往A1、B1中各加入1份乙,A2、B2中各加入与乙等量的清水 紫茎泽兰能分泌克生性物质,但对牧草X抑制作用不明显(或无抑制作用),对小麦抑制作用明显 【解析】 1.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分组编号→设置对照实验(给与不同的处理)→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注意保证无关变量的一致性)→得出结论。 2. “ J”型增长曲线 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理想条件下,实验室) 无限增长曲线,呈指数增长的曲线,与密度无关, 增长率稳定且大于1。 (1)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的现象,其结果通常表现为相互抑制,如农田中杂草与农作物的竞争;有时也会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居于劣势甚至灭亡,如课本上的大、小草履虫的竞争。 (2)题意显示,λ表示每相邻两年中的下一年种群数量与上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当λ>1且不变时,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即指数增长。 (3)本实验目的为探究紫荆泽兰是否能分泌克生性物质以及对牧草X和小麦的影响,据此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培养过紫荆泽兰(培养过说明其中有了克生性物质),因变量是牧草和小麦的生长状况,据此设计实验如下: 实际分四组实验,牧草X两组(实验组A1和对照组A2);小麦两组(实验组B1(和对照组B2),实验组的处理是加入等量的已经培养相同过时间紫荆泽兰的培养液;对照组加入等量的清水或等量的培养液。 ③将另外4份甲盛入编号为A1和B1(实验组)、A2和B2(对照组)的相同容器,对实验组的处理应该是加入我们研究的紫荆泽兰的培养液,对照组中加入等量的清水以保证等量原则,具体做法为:将2份乙分别加入A1、B1中,将与乙等量的清水2份分别加入A2、B2中,再将基本相等鲜重(g)的适量牧草X2份和小麦幼苗2份分别培养在A、B组容器中。 ④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每组幼苗的鲜重(g)。 结果:若A1、A2鲜重相似,B1、B2差异较大,说明紫荆泽兰的培养液中有对小麦起抑制作用的物质,而且该物质对牧草X不起作用,也就是说,紫茎泽兰能分泌克生性物质,但对牧草X抑制作用不明显(或无抑制作用),对小麦抑制作用明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疟疾是经雌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单细胞真核动物,有间日、三日、恶性和卵形疟原虫之分)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疟原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的肝细胞和红细胞内,当繁殖到一定数量后会引起宿主细胞破裂。本病除感染后的潜伏期外,发冷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周期性地循环出现。回答下列问题:

1)疟原虫在生命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层次。

2)感染了间日疟原虫后,针对该病原体的抗体在23周出现,48周达到峰值,因此,对疑似感染者可以在此期间多次抽血进行体外抗体检查,以确定__________

3)当疟原虫繁殖到一定数量(子细胞称裂殖子),引起红细胞短时间大量破裂,释放的裂殖子产生的疟色素等物质干扰体温调节中枢,将体温调定点(体温调定点类似于空调的设定温度,后来体温调节将围绕此设定温度进行调节)提高,体温迅速上升,但患者此时却感觉很冷,原因是(可用文字加“→”的方式表示):__________

4)发冷过后患者进入发热期,是因为发冷时通过下丘脑调节使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等激素分泌增加,提高了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由此可知,激素发挥调节作用的机理是使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将阴生和阳生植物高低搭配进行种植(套种),以提高单位面积上的总产量。但是,选用哪些植物进行套种,就需要事先对植物的特性进行研究。根据下图,分析回答:

1)植物净光合速率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两个量的差值。

2)若甲植物的曲线是在适宜光照和CO2浓度、温度为35℃条件下测定并绘制(该植物光合酶的最适温度为35℃,呼吸酶的最适温度为45℃),现将环境温度提升至45℃,则F点在横轴上对应的点向__________移,原因是__________F点在纵轴上对应的点向__________移,原因是__________

3)如果将甲、乙植物进行套种,该布局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提高了群落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科学家们研究了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如图甲,后来又发现了该条染色体的两种变异类型乙、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染色体上控制白眼、红宝石眼、朱红眼、深红眼的基因属于等位基因

B.个体发育中,一个受精卵中该条染色体上的所有眼色基因都得到了表达

C.乙、丙染色体与甲相比,二者发生的变异类型相同

D.与甲相比,丙染色体上发生的变异没有改变染色体的结构

 

查看答案

下图是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的表达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基因的表达过程中,需要RNA聚合酶、解旋酶等多种酶的共同作用

B.该基因的表达过程中,磷酸二酯键、氢键、肽键都会断裂和重新形成

C.若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有n个肽键,则该基因含有6n+2)个碱基

D.该基因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R基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可能有差异

 

查看答案

在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子形成的早期,细胞分裂旺盛,胚芽合成IAA相对较多

B.种子形成的后期,合成的脱落酸增多,种子逐渐进入休眠状态

C.种子萌发的后期,合成细胞分裂素的主要部位是芽

D.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细胞分裂素、IAAGA等共同调节了根、芽、茎的生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