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相关工程技术可以获得抗黑腐病杂种黑芥—花椰菜植株,已知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而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技术人员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黑芥原生质体可使其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花椰菜原生质体融合,流程如下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过程用到的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过程①所需的酶是____________,过程②PEG的作用是___________,经过②操作后,需筛选出融合的杂种细胞,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叶绿体存在,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3)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原生质体经过细胞壁再生,进而分裂和脱分化形成_________。
(4)若分析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应剪取再生植株和双亲植株的根尖,制成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染色体的_________;将杂种植株栽培在含有________的环境中,可筛选出具有高抗性的杂种植株。
辣椒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图1是辣椒植株光合作用示意图;图2是将辣椒植株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15℃、25℃和35℃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的CO2吸收速率;图3科研人员在不同条件下测定发育良好的绿萝叶片光合速率变化情况,请据图
(1)图1中乙表示_____________,若停止甲的供应,一段时间后氧气的产生速率将会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 )。
(2)图2 中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大于8时,25 ℃与15℃条件下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分别为M1 、M2,结果应为M1___M2(填“>”、“<”或“=”)。
(3)图3中a~b段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包括________。其他条件不变,若a点时的光照突然增强,短时间内叶绿体内C3、C5含量将依次____(上升、下降)。
(4)图中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__,净光合速率由e点急剧下降到f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胰岛B细胞是可兴奋细胞,存在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其细胞外Ca2+浓度约为细胞内的10 000倍,细胞内K+浓度约为细胞外的30倍。下图1为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分析可知,葡萄糖通过________方式进入胰岛B细胞,氧化分解后产生ATP,ATP作为________,与ATP敏感的K+通道蛋白上的识别位点结合,导致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进而触发________。使胰岛B细胞兴奋,此时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为________。
(2)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为GLUT-4,其作用机制如图2所示。
①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
②据图2分析,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后,经过细胞内信号传递,引起________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胰岛素促进细胞内葡萄糖去向中的①和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等植物凤眼莲可用于治理水体富营养化,蓝藻爆发程度对凤眼莲的治理效果会造成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细胞的结构特点来看,蓝藻与风眼莲的主要不同是蓝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凤眼莲能够治理水体富营养化这一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2)分析图1可知,蓝藻水华聚集后,导致凤眼莲根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抑制凤眼莲根细胞的________,造成根系发黑、发臭,老根大量脱落。
(3)蓝藻水华聚集造成的环境变化对凤眼莲有不利影响,但分析图2实验数据发现60 g/L蓝藻实验组凤眼莲根系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图1推测其原因是凤眼莲对逆境产生了抗逆性。120 g/L蓝藻实验组凤眼莲根系活力的变化情况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在利用凤眼莲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时,要尽量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充分发挥凤眼莲的生态净化功能。
已知甲遗传病(基因为E、e)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乙遗传病(基因为F、f)在人群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下图为某家系遗传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依据Ⅰ1、Ⅰ2和Ⅱ5的表现型可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5的基因型是eeXFXF或eeXFXf
C.Ⅱ3和Ⅱ4生出患甲病男孩的概率为1/33
D.若Ⅲ7为乙病患者,则其患病基因来自于Ⅰ2
资源的合理使用能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对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曲线上的点 | N | (K-N)/K |
S1 | 20 | 0.90 |
S2 | 50 | 0.75 |
S3 | 100 | 0.50 |
S4 | 150 | 0.25 |
S5 | 180 | 0.10 |
A.在S4点之后,种群所在的生态系统要进行生态修复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前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K-N)/K值为0.9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