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栏目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其中利用发酵技术制作的各类特...

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栏目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其中利用发酵技术制作的各类特色食品,如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等,很好的展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地一号”苹果醋是我国著名的果醋。工业上酿制苹果醋通常是向捣碎的苹果汁中直接接种______(填微生物名称),经过一次发酵制成,在发酵过程中需要经常向发酵液中通入____________

2)在腐乳腌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与细菌相比,毛霉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除毛霉外,还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等。

3)泡菜的制作是中国传统发酵技术之一,实验室常采用_____________法来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为使泡菜滤液变得无色透明,在滤液中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泡菜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随着泡制时间的延长,泡菜坛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醋酸菌 无菌空气 具有由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 青霉、酵母、曲霉 比色 氢氧化铝乳液 先增加后下降 【解析】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 。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4.泡菜制作的原理: (1)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 (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 (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1)参与醋酸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其进行醋酸发酵时需要通入无菌空气;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因此可先接种酵母菌获得果酒,再在果酒中接种醋酸菌进一步获得果醋。 (2)毛霉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与细菌(原核生物)相比,毛霉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具有由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除毛霉外,还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等参与了豆腐的发酵。 (3)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因此实验室常采用比色法来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泡菜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氢氧化铝乳液的作用是在制作泡菜溶液时,吸附泡菜滤液中的杂质,使泡菜液变得澄清透明。在泡菜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随着泡制时间的延长,泡菜坛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下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有蓝色、红色、白色三种,已知花色形成的途径是:

 现将某蓝色花植株与白色花植株杂交,F1蓝色∶红色=11。若将F1蓝色花植株自交,所得 F2植株中蓝色∶红色∶白花= 1231。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有学者对花色形成的机理提出一种猜想,认为与白色底物有更强亲和力的酶是_____ (A”B” )

2)推测两亲本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且两对基因(A/aB/b)位于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F1红色花植株与白色花杂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一株纯合红色花但6号染色体为三体(即6号同源染色体有3条)的植株甲,其配子会随机获得6号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或一条。为探究B/b基因是否位于6号染色体上, 将植株甲与正常白色花植株杂交,从F1中选出三体植株继续与正常白色花植株杂交,观察F2 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

F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B/b基因不是位于6号染色体上;

F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B/b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

由于围湖造田、网箱养鱼、污水排放等原因,到21世纪初,湖北省洪湖的水面积比20世纪初减少了近2/3,昔日的美景不见了,换来的不是年年干旱,就是水涝;后来实行退耕还湖政策,并进行污水排放治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洪湖的生态环境逐渐改善和恢复,其水面积也增加到400km2.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污水排放,洪湖中NP含量升高,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引起水体溶氧量迅速下降,进一步造成鱼类等生物死亡,这一过程中存在________ (正/负)反馈调节;洪湖遭到严重污染后难以恢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环境改善和恢复,洪湖逐渐变为鸟类的天堂,该地水鸟数量明显增加,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鸟的种群密度增加的直接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项)。若洪湖中鲢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20000尾,为了能保持鲢鱼的最大捕捞量,每次捕捞后鲢鱼的种群密度应保持在______/km2

3)洪湖中野生红莲的叶子有的挺水,有的浮水,错落有致,这种现象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航天员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英雄,需克服进驻太空后机体产生的多种失重效应。回答下列问题:

1)失重会引起骨骼内钙、磷的流失,使宇航员返回地面后易发生骨折,因此需要食用富含钙、磷的食物,为了促进钙、磷的吸收还需补充____________

2)寒冷环境下,机体可以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试写出人体减少散热的调节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2条途径)。

3)如果下丘脑受到损伤,动物就不再具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统,为航天员提供了类似于地面的环境,有利于宇航员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甲为小麦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图乙是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若图甲中细胞gh过程发生而cd过程不发生,则此时该细胞内进行的生理过程是(用化学反应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麦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生的O2中的O来自__________(化合物),图乙中当光照强度大于B时,叶肉细胞中消耗NADH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乙中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________mg/(dm2··h)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以绿色植物叶片为材料,探究环境条件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请帮助他提出一个探究的课题:_________。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实验需要在__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查看答案

某二倍体水稻品系中,高镉对低镉为显性,耐盐对不耐盐为显性。科研人员将低镉不耐盐水稻和高镉耐盐水稻进行杂交,再将F1自交得到F2,F2中出现了3/16的低镉耐盐水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稻体内含镉量高低与是否耐盐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B. 将F1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可直接获得可育低镉植株

C. F2代低镉耐盐水稻植株中只有一部分可以稳定遗传

D. F2代水稻中出现变异类型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