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肉毒碱是一种氨基酸衍生物,能抑制兴奋在神经一肌肉接头(类似于突触结构)处的传递,...

肉毒碱是一种氨基酸衍生物,能抑制兴奋在神经一肌肉接头(类似于突触结构)处的传递,使肌肉松弛。某小组提出了肉毒碱抑制神经一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两种机制:机制I为肉毒碱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了乙酰胆碱的释放;机制II为肉毒碱作用于突触后膜,阻止了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为探究肉毒碱抑制神经一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作用机制是哪一种,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所需材料和试剂都可得)

步骤1:分离家兔胫骨前肌及其相连的神经(神经一肌肉接头处通过乙酰胆碱传递兴奋),在胫骨前肌处安装仪器以记录肌肉张力,给予适宜电刺激并记录肌肉的收缩曲线。

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给予适宜电刺激后,神经一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能使突触后膜形成动作电位,其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刺激最终引起的肌肉收缩属不属于反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善实验步骤并写出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 属于 实验步骤:在神经肌肉接头处注射适量的肉毒碱溶液,再给予神经以相同电刺激,测定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含量; 结果及结论:若为机制I,则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含量降低;若为机制II,神经递质含量基本不变。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经胞吐作用释放,作用突触后膜上特异性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改变。 (1)乙酰胆碱是兴奋型神经递质,其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该反应讲过了完整的反射弧,属于反射。 (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肉毒胆碱作用于突触前膜还是突触后膜,根据实验的基本原则等设计实验: 步骤:在神经肌肉接头处注射适量的肉毒碱溶液,再给予神经以相同电刺激,记录肌肉收缩曲线的变化情况,并测定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含量; 实验结果及结论:若为机制I,则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含量降低;若为机制II,神经递质含量基本不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通俗的说,细胞自噬就是细胞吃掉自身的结构和物质。通过细胞自噬可清除细胞内错误折叠或聚集的蛋白质、受损或老化的细胞器。下图表示细胞自噬的三种形式以及溶酶体参与自噬的过程,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细胞自噬现象最早发现于酶母菌中。酵母菌液泡内富含水解酶,科学家在研究液泡与自噬的关系时,以野生型酵母菌为对照组,以液泡水解酶缺陷型酵母菌为实验组,在饥饿状态下,_____________酵母菌液泡中出现自噬体大量堆积的现象。

2)当细胞中的线粒体受损后,由_____________的无核糖体附着区脱落的双层膜包裹形成自噬体,随后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最终被降解。受损的线粒体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二和三阶段。细胞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内受损蛋白质可与热休克蛋白形成复合物,与溶酶体膜上的_____________结合,并在其作用下转入溶酶体腔被降解;细胞自噬后的降解产物,一部分以代谢废物的形式排出细胞外,另一部分_______________。据研究,癌细胞中热休克蛋白比正常细胞内的含量多,据图推测癌细胞能在营养条件较为恶劣环境下存活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基于上述原理,请提出治疗癌症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项即可)。

 

查看答案

某生物学习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发酵罐进行葡萄酒发酵过程的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生产果酒时,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

B.酒精发酵过程后仅需提高一定的环境温度就可产生果醋

C.酒精发酵过程中空气的进气量不宜太大,且罐内的压力不会低于大气压

D.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

 

查看答案

给脑桥(位于大脑和小脑之间)注射能阻止γ一氨基丁酸与相应受体结合的物质后,小鼠的排尿阈值(引起排尿反射的最低尿量值)降低。下列相关推理正确的是(   

A.不同年龄段的人的排尿阀值存在差异

B.脑桥释放的γ一氨基丁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

C.人体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脑桥

D.排尿过程的调节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

某种细菌(Z)能依赖其细胞膜上的H+载体将胞内的H+排出,该过程需要消耗ATP。研究者得到该细菌H+载体结构改变的一种突变体(T),并比较了ZT分别纯培养时细菌数量和培养液pH的变化规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Z菌群呈“S”型增长,在此过程中其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少

B.T细菌可能是H+载体功能增强的一种突变体

C.改善乙细菌的生存环境,由于受到环境承载能力的限制种群数量不会上升

D.细菌种群数量最大时所对应培养液的pH为其生长的最适pH

 

查看答案

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b)患者,系谱图如下。已知乙病是伴性遗传病。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   

A.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

B.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C.II-6II-7是同卵双胞胎,若II-6II-5婚配后生一男孩,则该男孩只患乙病的概率为4/9

D.II-3II-7基因型不同的概率为2/9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