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据图回答:
(1)在观察黑藻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应先用物镜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观察清楚后,再用转换器转过另一物镜,此时视野亮度变暗,可使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来改变视野亮度,并用__________进行调焦至看到清晰的物像。
(2)要仔细观察叶绿体形态时,应选用的显微镜目镜、物镜分别为②和③,此时放大倍数为 _______________倍。
(3)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物体的__________。
(4)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____________上。
下面是两类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异是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细胞共有的结构:都有__________(填细胞器),除此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
(3)甲、乙细胞均能进行的一项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
(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下图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草莓品系的过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述I过程的基本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培育至具有凤梨风味的绿草莓幼苗的过程,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研究人员根据已知的胰岛素基因序列,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获得
胰岛素基因。
(4)转基因技术和细胞工程在改良动植物类型过程中都有广泛应用,但是,胚胎工
程只是指对动物的______________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
人的血清白蛋白(HSA)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通常从人血中提取。如果应用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细胞中,那么利用牛的乳汁生产人的血清白蛋白就成为可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情况下,良种奶牛所排出的卵子往往数量不足,通过______ 处理可以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
(2)体外受精前,需要对精子进行_________处理。受精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反应包括____________反应和_________________反应。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最为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 。
(4)进行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时,培养液中除了含有各种无机盐、有机盐类、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外,还要添加激素和_______________。
(5)若需迅速得到大量转基因奶牛,可采用下列处理方法:在步骤IV中将早期胚胎分割成若干个胚胎。进行上述操作时,应选择发育至__________阶段或_____________阶段的胚胎进行操作,如果选择前者,分割时必须注意要将早期胚胎中的_______均等分割。
(6)胚胎干细胞来自__________或 __________
细胞融合又称体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更多个相同或不同细胞融合形成单个细胞的过程。下图为细胞融合的一般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为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已用__________处理,除去了细胞壁;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2) 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原因是_________,然后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从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诱导剂是____。
(3)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为小鼠B淋巴细胞,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已被注射了________;图中B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由D细胞连续分裂产生大量细胞的过程称为克隆,这种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过程仍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A、B到C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_____种(只考虑两个细胞的相互融合);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_________,从中选择出它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法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在显微镜下观察,从图甲到图乙最合理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向左方移动装片 ④向右方移动装片
⑤调节光圈 ⑥转动转换器
A.④→⑥→⑤→② B.③→①→⑥→⑤→②
C.③→⑥→⑤→② D.③→⑤→⑥→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