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有三个高粱品系,甲、乙均为非甜杆,丙为甜杆,三者间彼此杂交,其遗传行为如下: (...

有三个高粱品系,甲、乙均为非甜杆,丙为甜杆,三者间彼此杂交,其遗传行为如下:

1)甲×→F1全非甜杆。1/2F1的自交F2全是非甜杆;1/2F1的自交F2分离出3/4非甜杆,1/4甜杆。

2)甲×→F1,分离出78非甜杆:76甜杆。F1非甜杆自交发生分离,F1甜杆自交不发生分离。

3)乙×→F1全非甜杆。F1自交分离出268非甜杆:89甜杆。

关于以上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验(1F1自由交配,后代非甜杆:甜杆为 81

B.验(2)说明非甜杆是显性性状

C.验(3)揭示,若要确定基因型,后代样本数量必须足够大

D.一株甲和一株丙杂交,F1几乎全是甜杆,有可能是染色体变异所致

 

A 【解析】 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1非甜杆自交能分离出甜杆,说明非甜杆对甜杆是显性。又第三组中F1自交分离出268非甜杆:89甜杆,符合3:1,说明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设等位基因为A、a。 2、第一组中:甲×乙→F1全非甜杆,且一半的F1的自交F2全是非甜杆;一半的F1的自交F2分离出非甜杆和甜杆,比例为3:1,说明F1中非甜杆为AA:Aa=1:1,甲和乙都是非甜杆。 第二组中:甲×丙→F1,分离出非甜杆和甜杆,比例为1:1,说明甲是非甜杆杂合体Aa,则丙是甜杆。 第三组中:乙×丙→F1全非甜杆,F1自交分离出非甜杆和甜杆,比例为3:1,说明乙是非甜杆纯合体AA,丙是甜杆aa。 A、实验(1)中,F1AA:Aa=1:1,产生的配子中:A的频率为3/4 ,a的频率为1/4 ,所以自由交配,后代非甜杆:甜杆为15:1,A错误; B、实验(2)中,F1非甜杆自交发生分离,F1甜杆自交不发生分离,说明非甜杆是显性性状,B正确; C、实验(3)揭示,若要确定基因型,后代样本数量必须足够大,减少偶然性,C正确; D、若一株甲Aa和一株丙aa杂交,F1几乎全是甜杆,有可能是染色体变异所致,即含A基因的染色体缺失或染色体上含A基因部分缺失,D正确。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研究 R 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 S 型的转化因子是 DNA 还是蛋白质,进行了下图所示的转化实验。对本实验作出 的分析,正确的是(   

A.如果用RNA酶解去除RNA,结果没有S 型菌落出现

B.甲、乙组培养基中只有 S 型菌落出现

C.如果提取S菌蛋白质并加入蛋白酶去培养R菌,结果仍有转化活性

D.本实验如果S菌一段DNA插入到R DNA上属于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结肠癌发生的一般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常细胞中也含有APCK-rasDCCP53基因

B.APC抑癌基因突变可使正常结肠细胞过度增殖

C.DNA去甲基化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

D.K-ras基因的突变导致表达的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

 

查看答案

某同学制作了有MmNn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模型,用AaBb表示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其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该同学以此表示精巢中的细胞并对分裂情况作出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A.正常情况下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可为AABB

B.正常情况下有丝分裂后期含有MMmmNNnn8条染色体

C.次级精母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了复制、联会、着丝粒分裂等变化

D.mN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

研究人员从癌细胞中发现了一种蛋白调节因子(设为M),为了研究它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把DNA双链拆开,将模板链与RNA聚合酶加入管中一段时间,随后加入相关原料,原料中胞嘧啶核糖核苷酸用32P标记,适宜条件下培育一段时间,再随后加入物质H(能与RNA聚合酶连接在一起),最后再加入调节因子M,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的因变量是形成的放射性产物量

B.该实验研究的是DNA的复制过程

C.加入H后没有新的mRNA合成

D.调节因子M能解除H对转录的抑制作用

 

查看答案

现有纯种红色公牛(aa)和褐色母牛(AA)交配,产生的子代中,雄性为褐色,雌性为红色。子代红色母牛和褐色公牛交配产生若干F2代,性状及比例如下:

红色公牛1:褐色公牛3:红色母牛3:褐色母牛1,下对这一遗传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F2的基因型只有三种

B.雌性中杂合子为红色,雄性中杂合子为褐色。

C.亲代到F1的交叉遗传可知,红色公牛与褐色母牛的基因型分别是XAYXaXa

D.雌雄表现出的差异表明,基因不是决定性状的唯一因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