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黑芥原生质体可使其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花椰菜原生质体融合,以获得抗黑腐病杂种植株。流程如下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所需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除了用PEG诱导融合,还有______________(至少写2项)等方法。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生质体经过______________再生,进而分裂和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3)过程②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______________存在,这一特征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4)将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转接到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上,培养基中由于含有不同的_____________成分,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为胚状体或_______,进而形成完整的小植株。
(5)若分析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应剪取再生植株和__________________植株的根尖,制成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6)对杂种植株进行__________________接种实验,可筛选出具有高抗性的杂种植株。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重要技术。下图甲表示以大肠杆菌为受体细胞的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质粒中的复制原点是________________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
(2)体外重组的质粒可通过_______离子参与的________方法导入大肠杆菌细胞
(3)为了筛选获得含有上图所示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实验人员首先将经转化处理过的大肠杆菌接种在含_____________(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并出现菌落(图乙),然后用灭菌后的丝绒包上棉花制成的一枚“印章”,将图乙所示培养基上的菌落印到含__________(抗生素)的另一培养基上,培养后形成菌落(图丙)。图丙中,________(填能正常生长繁殖或不能正常生长繁殖)的菌落已导入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4)基因工程中,某些噬菌体经改造后可以作为载体。而体外重组的噬菌体DNA通常需与________组装成完整噬菌体后,才能通过侵染的方法将重组的噬菌体DNA导入宿主细胞。在细菌、心肌细胞、叶肉细胞中,可作为重组噬菌体宿主细胞的是________。噬菌体载体与质粒载体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1967年,罗思和海林斯基发现细菌染色体DNA之外的质粒有自我复制能力,并可以在细菌细胞之间转移,这一发现对于当时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某DNA分子片段用两种限制酶酶切成不同长度的片段(结果如下表所示)。
酶 | 酶切结果(1kb=1000对碱基) |
BamHI | 四个片段:8.0kb,7.5kb,4.5kb,2.9kb |
BglII | 三个片段:13kb,6kb,3.9kb |
BamHI+ BglII | 六个片段:7.5kb,6kb,3.5kb,2.9kb,2kb,1kb |
7.5kb、2.9kb和6kb三个片段中不存在BamHI和BglII两种酶的酶切位点,请根据上述酶切结果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冲洗葡萄时不能次数过多,否则果酒的制作会失败
B.利用葡萄制作果醋时,必须按照图1所示先进行酒精发酵然后再进行果醋发酵
C.图2中的装置中排气口弯曲可防止发酵液被空气中的杂菌污染
D.制作果酒要关闭充气口、打开排气口,制作果醋时充气口和排气口都要打开
下图表示细胞内的部分生物膜之间的结构和功能联系,与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肽链在内质网加工后,转运到高尔基体,最后分泌到细胞外,其间穿过4层生物膜
B.图中乙和甲,乙和细胞膜结构上的间接联系与囊泡、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都有关
C.溶酶体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还能分解自身的成分
D.图中的核膜,结构甲乙的膜,溶酶体膜及细胞膜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但囊泡不属于
下图表示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各种有机物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可溶性糖和淀粉转化成脂肪后,氧的含量将减少
B.第40天,可用苏丹Ⅲ染液对种子脂肪进行检测
C.可推测,在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能转化成可溶性糖
D.将成熟油菜种子磨成匀浆并加入双缩脲试剂不会出现紫色反应
验证镁是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材料可用生长健壮的小麦幼苗
B.对照组用含镁的蒸馏水培养
C.实验过程中不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
D.实验组出现缺镁症状后加镁可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