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表所示为科研人员对鸟类资源的调查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鸟类丰富度(种) | 平均种群密度(只/hm2) |
次生杂木林 | 55 | 11.506 3 |
灌丛 | 51 | 16.358 1 |
农田 | 21 | 3.941 7 |
人工马尾松林 | 23 | 14.385 7 |
(1)次生杂木林中的生物分布具有镶嵌现象,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结构;灌丛中的植物因为光照因素的影响,往往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_______现象。
(2)表中数据表明,4种生态系统中的鸟类丰富度差别较大,其中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鸟类丰富度最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灌丛的鸟类平均种群密度最大,说明灌丛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更多的_____________。
(3)调查中发现甲、乙两种鸟类存在捕食关系,二者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分析可知,_____________是捕食者。甲、乙种群数量的变化,体现了群落内部的_____________。
等距取样法是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采用的方法,是在长方形地段上,先将调查总体分为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
(1)现有某调查小组打算调查校园草坪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这块草坪长100 m,宽30m,调查时抽取10个样方,那么应该每__________距离设一样方,样方大小应________。
(2)若调查小组选取的样方均为1 m2,统计到各样方内蒲公英的数量如下:
样方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种群数量(株) | 11 | 10 | 8 | 12 | 7 | 9 | 10 | 9 | 11 | 12 |
则校园草坪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是________。
(3)分析(2)中所得数值是否与实际种群密度完全一致?__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不同环境下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A花盆横放在某一光照强度的地方;装置B花盆横放在一个不透光的木箱内;装置C花盆摆放在一个有小孔的木箱中(G、E,G′、E′表示近地侧,L、F,L′、F′表示远地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生长素具有使根向______________弯曲生长的作用,其原因是在重力作用下,G、G′侧生长素分布多,根对生长素敏感,_________(促进/抑制)了近地侧细胞的伸长。
(2)用植物生长素调节机理解释,装置A、B中幼苗茎向上弯曲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装置C中,若固定光源位置,让花盆和木箱一起绕d轴匀速转动,则一段时间后,箱内幼苗的生长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B为对照性实验,A、B实验探究的课题可表述为光照对横放植物生长素运输的影响,所述的植物必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判断抗虫基因是否成功转入棉花基因组的方法中,不属于分子检测的是( )
A.通过观察害虫吃棉叶是否死亡
B.检测目的基因片段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
C.检测目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
D.检测目的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能否与特定抗体形成杂交带
下列哪项表述说明了目的基因表达成功( )
A.用DNA探针检测目的基因出现杂交带
B.用DNA探针检测mRNA出现杂交带
C.用抗原—抗体杂交检测蛋白质出现杂交带
D.以上都不能说明
下列关于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枪法导入植物体细胞的方法比较经济有效
B.显微注射技术是转基因动物中采用最多的方法
C.大肠杆菌最常用的转化方法是:使细胞的生理状态发生改变
D.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