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了病毒的狡诈,目前所有的治疗都是对症治疗,靠人体免疫力将病毒清除,在对抗病毒的过程中,免疫系统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首先要突破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冠状病毒侵染细胞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机制有所不同,冠状病毒借助包膜上的糖蛋白识别并结合宿主表面受体实现病毒蛋白质和基因组进入宿主细胞,由此可知,冠状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在研究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中需要对病毒RNA进行32P同位素标记,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实现对病毒的标记。
(4)据报道,陈薇院士团队研制出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已经进入人体试验阶段,且志愿者们全部都产生了抗体,如果志愿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他们体内的抗体可以与病毒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在多数情况下,抗体与新型冠状病毒结合后会形成________________,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最终消灭病毒。
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在适宜温度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c点时,甲植物总光合的量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植物总光合的量。
(2)d点后,限制乙植物光合作用进一步增强的内因有_________。(回答两点即可)
(3)NH4+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素,现提供大量的乙植物的离体根、适宜浓度的硫酸铵水溶液、氮气、氧气、奈氏试剂等,请设计实验探究乙植物根吸收NH4+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协助扩散。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注:①奈氏试剂遇NH4+要生成红色沉淀,且随NH4+的浓度增加而颜色会加深。
②实验中所用试剂或物质对根细胞均无伤害作用。
③不考虑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能量对NH4+吸收的影响。
实验设计思路:将离体根随机均分成A、B两组,分别加入等量的硫酸铵溶液,________,一段时间后加入奈氏试剂,比较两组溶液颜色的深浅。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植物根细胞吸收NH4+是主动运输;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植物根细胞吸收NH4+是协助扩散。
焚烧和填埋是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垃圾分类管理,对不同种类的垃圾采取不同方式的回收利用,如利用厨余垃圾进行生物堆肥(利用微生物使垃圾中的有机物发生生物化学反应而降解)、生产饲料等,以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采用样方法对垃圾填埋场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调查
B.垃圾分类管理有利于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C.生物堆肥时要充分考虑垃圾性质、引入的微生物种类等因素
D.利用厨余垃圾进行生物堆肥过程中涉及的微生物属于消费者
玉米第4对染色体某位点上有甜质胚乳基因(A、a),第9对染色体某位点上有籽粒的粒色基因(B、b),第9对染色体另一位点上有糯质胚乳基因(D、d),aa纯合时D不能表达。将紫冠、非糯质、非甜质玉米(AABBDD)与非紫冠、糯质、甜质玉米(aabbdd)杂交得F1。若将F1测交(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对测交后代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统计测交后代胚乳甜质性状的比例可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
B.籽粒的粒色基因与糯质胚乳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测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
D.测交后代中非糯质:糯质=1:3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上,使用生长调节剂可获得比植物激素调节更稳定的效果
B.植物在水平放置状态下,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
C.水稻若未授粉,可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提高粮食产量
D.生长素可在幼芽、幼叶和发育的种子中大量合成
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探究需要在科学实验下进行,下列关于各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未加碳酸钙,层析后的滤纸条上黄绿色和蓝绿色的色素带会受到影响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先用噬菌体侵染被P或S标记的大肠杆菌,之后再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C.“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两个小桶模拟雌雄生殖器官,两个小桶内小球的总数可以不相同,但每个小桶内的两种小球数量必须相同
D.“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以用碘液或者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