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人在被针刺痛的缩手反射中,先缩手后感觉到疼痛。如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

人在被针刺痛的缩手反射中,先缩手后感觉到疼痛。如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__________

2)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处给予_____适宜的电刺激,受刺激部位的膜电位变化是_____,原因是_________

3)神经冲动在处传递时,经过两次信号转换,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功能。

4)针刺时缩手,控制手的运动神经元接到的“指令”使其_____(兴奋或抑制),此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在_________。而抽血体检时,一般会控制手的姿势不变,控制手的运动神经元接到的“指令”使其_____(兴奋或抑制),说明_________

 

效应器 突触 ⑤ 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 信息交流 兴奋 脊髓 抑制 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的进行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图中①表示的是效应器,②表示的是传出神经,③表示突触,④表示传入神经,⑤表示感受器。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形成静息电位;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形成动作电位。 (1)根据③突触可以判定,②为传出神经,①为效应器。 (2)因为反射的发生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接受刺激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大量Na+内流,因此受刺激部位的膜电位变化是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3)神经冲动在③突触处传递时,发生的两次信号转换,即由电信号→化学信号,再由化学信号→电信号,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4)针刺时缩手,控制手的运动神经元接到的“指令”使其兴奋,随后完成反射活动,此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而抽血体检时,一般会控制手的姿势不变,使手接受刺激后无法缩回,此时控制手的运动神经元接到的“指令”使其抑制,说明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_________

2)甲、乙两细胞相似之处为_____________。由此看 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_____性。

3)下图一是在使用目镜为 10×,物镜也为 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下图二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_____(放大倍数);若更换前看到的是 80 个细胞均匀分布在视野中,换后视野变_____(亮/暗),其中能看到_____个细胞。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实验目的进行生物工程设计,下表中所选择的实验材料及材料特点错误的是(   

组别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材料特点

1

动物细胞核移植

受精卵

细胞大,细胞质能有效调控核发育

2

体细胞基因突变

愈伤组织细胞

分裂能力强,易诱发突变

3

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新品种

花粉粒

易于获取,易于培养

4

烧伤患者皮肤细胞移植

自体皮肤生发层细胞

分裂能力强,可能会引起免疫排斥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平板划线法可对微生物进行接种纯化、分离和计数

B.对培养皿进行编号或对菌种进行标注时,应使用记号笔在皿底标记

C.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培养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D.将好氧性菌株接种到培养液中需静置培养,防止培养液沾染试管壁引发污染

 

查看答案

科学家用小鼠做实验材料,完成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切除胰腺及垂体可降低小鼠自身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实验的影响

B.该实验没有进行实验对照,需要增添空白对照组

C.该实验结果能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具有协同作用

D.增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注射量,实验效果更显著

 

查看答案

关于人体的免疫系统组成及功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他们均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B.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C.免疫排斥属于免疫异常疾病

D.大多数抗原可直接刺激 B 细胞,B 细胞受刺激后即发生增殖分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