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将植物放在密闭透明的玻璃小室内,置于自然光下培养,假设玻璃小室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

将植物放在密闭透明的玻璃小室内,置于自然光下培养,假设玻璃小室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一昼夜测得玻璃小室内CO2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在618时之间光合作用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

B.图中BF点状态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

C.C点时若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

D.经过一昼夜的新陈代谢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减少

 

D 【解析】 据图AB段的转折点之前,呼吸作用使得玻璃罩内CO2浓度增加;AB段的转折点之后,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玻璃罩内CO2浓度增加速率减慢;B点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BD段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合速率增加,而且大于呼吸速率,使得玻璃罩内CO2浓度下降;DE段,由于温度高,部分气孔关闭,二氧化碳进入植物细胞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EF段,光照减弱,光合速率减慢,但光合速率仍大于呼吸速率,F点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F点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使得玻璃罩内CO2浓度上升,之后光合作用消失,据此分析解答。 A、根据密闭透明的玻璃小室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6时和18时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时刻,因此植物在6~18时之间光合速率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A正确; B、图中只有B点和F点状态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B正确; C、在C点时若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则CO2的固定速率减慢,但C3的还原速率短时间不变,所以短时间内C3化合物含量减少、C5化合物含量增多,C正确; D、与0时相比,24时小室内CO2浓度下降,说明在此段时间内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多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故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应增加,D错误。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萨克斯实验中对绿叶暗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消耗掉叶片中的营养物质

B.鲁宾和卡门的实验通过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C.恩格尔曼实验证明了氧气是由叶绿体产生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卡尔文的小球藻实验探明光合作用中碳的转移途径为:CO2→C5→C3CH2O

 

查看答案

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锥形瓶中,测得CO2的释放量是O2的吸收量的3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的比为(   

A.1:6 B.1:3 C.1:2 D.1:1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ATP与新陈代谢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ATPADP迅速地进行相互转化,以满足细胞内的能量供应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因此不能产生ATP

C.剧烈运动时细胞内ATP的分解速率大于合成速率

D.放能反应通常伴随着ATP的水解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

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B.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猪肝匀浆和氯化铁溶液验证酶的高效性

D.验证酶的高效性实验中,自变量是酶的浓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及物质运输图,数字代表膜上的有关成分,字母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运输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甘油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为a

B.细胞通过方式b主动吸收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物质运输方式为b

D.①具有识别、润滑、保护功能,分布在膜的外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