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I)由题意及图形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得出点的坐标;
(II)利用向量知识得到MC1⊥面ABB1A1,在有线面角的定义,在三角形中得到所求的线面角的大小
乙、(I)由题意作MP∥AB交BC于点P,利用条件可以得到MNQP是平行四边形,进而求得求MN的长;
(II)由(I),利用二次函数求出线段MN的长取最值时的a的值及此时M,N的位置;
(III)取中点,利用等腰三角形得到垂直,利用二面角平面角的定义得到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再三角形中解出角的大小即可.
甲、【解析】
(1)如图,以点A为坐标原点O,
以AB所在直线为Oy轴,以AA1所在直线为Oz轴,
以经过原点且与平面ABB1A1垂直的直线为Ox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已知,得A(0,0,0),B(0,a,0),
(2)坐标系如上.取A1B1的中点M,
于是有,
连AM,MC1有,
且
由于
所以,MC1⊥面ABB1A1
∴AC1与AM所成的角就是AG1与侧面ABB1A1所成的角.
∵=,=
∴•=
而||=
||=
∴cos<,>=
所以,与所成的角,
即AC1与侧面ABB1A1所成的角为30°
乙、【解析】
(1)作MP∥AB交BC于点P,
NQ∥AB交BE于点Q,连接PQ,依题意可得MP∥NQ,且MP=NQ,
即MNQP是平行四边形.
∴MN=PQ由已知,CM=BN=a,CB=AB=BE=1,
∴
即
∴
=
=
(2)由(1)
所以,当时,
即M,N分别移动到AC,BF的中点时,
MN的长最小,最小值为
(3)取MN的中点G,连接AG、BG,
∵AM=AN,BM=BN,∴AG⊥MN,BG⊥MN,
∴∠AGB即为二面角α的平面角.
又,
所以由余弦定理有.
故所求二面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