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3—5](1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铀核裂变的核反应的方程是:
B.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线状光谱
C.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守恒,但质量数不守恒
D.光电效应现象表明,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和入射光的光强无关
(2)如图,半径为R的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可当做质点的小球A、B质量分别为m、3m,A球从左边与圆心等高处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静止于轨道最低点的B球相撞,第一次碰撞后A、B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相同,碰撞吉无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试球:
①第一次碰撞后A、B两球的速度。
②第一次碰撞后A、B两球达到的最大高度。
[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同一地点的单摆摆长越长,其振动周期越长
B.汽车鸣笛向我们开来时,我们感到笛声很尖锐,这是波的共振现象
C.短波不容易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因此短波无衍射现象
D.纵波可以沿水平方向传播,也可以沿竖直方向传播
(2)(10分)由透明介质制成的厚壁容器,其横截面为圆环形,介质的折射率n,内径r=6 cm,外径是内径的倍,如图所示。一细束光沿AB方向射人容器,入射角,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率约取3×108m/s,求这束光从射入到第一次射出透明介质所用的时间。
[物理——选修3-3](15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问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增大
B.已知某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阿伏加德岁常数为M,则该种物质的分子体积为
C.自然界发生的一切过程能量都是守恒的,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都能自然发
生
D.液品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单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的特点
(2)一气缸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缸体质量M-10kg,活塞质量m=4kg,活塞横截面积S=2×10-3m2.活塞上面的气缸里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面有气孔O与外界相通,大气压强P0=1.0×105Pa。活塞下面与劲度系数k=2×103N/m的轻弹簧相连。当气缸内气体温度为127℃时弹簧为自然长度,此时缸内气柱长度L1=20cm,g取10m/s2,活塞不漏气且与缸壁无摩擦。
(i)当缸内气柱长度L2=24cm时,缸内气体温度为多少开?
(ii)缸内气体温度上升到瓦以上,气体将做等压膨胀,则T0为多少开?
(18分)
如图所示,直线MN下方无磁场,上方空间存在两个匀强磁场,其分界线是半径为R的半圆,两侧的磁场方向相反且垂直于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都为B。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微粒从P点沿半径方向向左侧射出,最终打到Q点,不计微粒的重力。求:
(1)微粒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
(2)从P点到Q点,微粒的运动速度大小及运动时间;
(3)若向里磁场是有界的,分布在以O点为圆心、半径为R和2R的两半圆之间的区域,上述微粒仍从P点沿半径方向向左侧射出,且微粒仍能到达Q点,求其速度的最大值。
(14分)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个光滑的定滑轮的半径很小,表面粗糙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30°。用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细绳连接甲、乙两物体,把甲物体放在斜面上且连线与斜面平行,把乙物体悬在空中,并使悬线拉直且偏离竖直方向α=60°。现同时释放甲、乙两物体,乙物体将在竖直平面内振动,当乙物体运动经过最高点和最低点时,甲物体在斜面上均恰好未滑动。已知乙物体的质量为m=1㎏,若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甲物体的质量及斜面对甲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
(9分)
某同学到实验室做“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有以下器材:
待测电源(电动势约为4V,内阻约为2Ω)
一个阻值未知的电阻R0
电压表(内阻很大,有5V、15V两个量程)两块
电流表(内阻约为5Ω,量程500mA)
滑动变阻器A(0~20Ω,3A)
滑动变阻器B(0~200Ω,0.2A)
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该同学想在完成学生实验“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同时测出定值电阻R0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实验时他用U1、U2、I分别表示电表V1、V2、A的读数。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不同位置时,记录了U1、U2、I的一系列值. 其后他在两张坐标纸上各作了一个图线来处理实验数据,并计算了电源电动势、内阻以及定值电阻R0的阻值。
根据题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①在电压表V1接入电路时应选择的量程是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___(填器材代号“A”或“B”);
②在坐标纸上作图线时,用来计算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图线的横坐标轴、纵坐标轴分别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用来计算定值电阻R0的图线的横坐标轴、纵坐标轴分别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填“U1、U2、I”或由它们组成的算式)
③若实验中的所有操作和数据处理无错误,实验中测得的定值电阻R0的值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真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