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为了平衡小车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应该采用下面所述的 ▲ 方法(填“a”、“b”或“c”).
(a)逐步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静止的小车开始运动
(b)逐步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木板上保持静止
(c)逐步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夹在小车后面的纸带上所打的点间隔均匀
(2)在上述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某同学打出的一段纸带如图所示,则小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 ▲ m/s.(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宽度为L的光滑金属框架MNPQ固定在水平面内,并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竖直向下,框架的电阻非均匀分布.将质量为m,电阻为R,长为L的金属棒ab放置在框架上,并且框架接触良好.金属棒以v0的初速度,向左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中金属棒仅受安培力作用,则在速度从v0减为v的过程中,通过R的电量为
A. B.
C. D.
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绝缘细直管竖直放置.在管子的底部固定一电荷量为Q(Q>0) 的带电体.在距离底部点电荷为h2的管口处,有一电荷量为q(q>0)、质量为m的小球自静止释放,在距离底部点电荷为h1的B处速度恰好为零.现让一个电荷量为q、质量为2m的小球仍在A处自静止释放,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小球
A.运动到B处的速度为零
B.在下落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先变小后变大
C.向下运动了位移 x = h2-时速度最大
D.小球向下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为
2009年10月6日,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光纤之父”高锟被宣布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早在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就将一颗于1981年12月3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3”绕太阳公转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 假设“高锟星”的公转周期为T(T>1年),轨道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
A.由上述数据可计算出太阳的质量
B.由上述数据可计算出太阳和高锟星之间的引力
C.地球和高锟星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D.高锟星绕太阳公转的线速度小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线速度
一列向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6s末的波形如图所示,A、B、C分别是x=0、x=1m和x=2m处的三个质点.已知该波周期为4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质点A来说,在t=8s末将位于x=2m处
B.对质点B来说,在第7s内回复力对它做正功
C.对质点C来说,在第7s内加速度在增大
D.该列波的传播速度是1m/s
在稳定轨道上的空间站中,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有如图所示的装置,半径分别为r和R(R>r)的甲、乙两个光滑的圆形轨道安置在同一竖直平面上,轨道之间有一条水平轨道CD相通,宇航员让一小球以一定的速度先滑上甲轨道,通过粗糙的CD段,又滑上乙轨道,最后离开两圆轨道,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CD间由于摩擦力而做减速运动
B.小球经过甲轨道最高点时比经过乙轨道最高点时速度大
C.如果减少小球的初速度,小球有可能不能到达乙轨道的最高点
D.小球经过甲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于经过乙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