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验证碰撞中的动量是否守恒和检验两个小球的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某同学选取了两个体积相同、质量不相等的小球,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m2).
②按照如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将斜槽AB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的切线水平,将一斜面BC连接在斜槽末端.
③先不放小球m2,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滚下,记下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④将小球m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记下小球m1和小球m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⑤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各个落点到斜槽末端点B的距离.上图中D、E、F点是该同学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几个落点位置,到B点的距离分别为LD、LE、LF.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m1与m2发生碰撞后,m1的落点是图中的________点,m2的落点是图中的________点;
(2)用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只要满足关系式________,则说明碰撞中的动量是守恒的.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101.00cm,摆球直径为2.0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101.5 s。则:
(1)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 m/s2.(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2)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原因是: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计为50次。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和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g = 。(用K表示)
如图所示,L为竖直、固定的光滑绝缘杆,杆上O点套有一质量 为m、带电量为-q的小环,在杆的左侧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杆上a、b两点到+Q的距离相等,Oa之间距离为h1,ab之间距离为h2,使小环从图示位置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通过a的速率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环通过b点的速率为
B.小环从O到b,电场力做的功可能为零
C.小环在Oa之间的速度是先增大后减小
D.小环在ab之间的速度是先减小后增大
地面上的空气成分主要以氧、氮分子为主,随着高度的增加,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重的气体逐渐稀薄,轻的气体逐渐相对增多。在太阳紫外光线的照射下,分子态的气体被电离为原子态,在“神州”三号飞船343公里的运行轨道上,主要是原子态的氧,氮和氦气。虽然高层大气的密度很小,但其对飞船的阻力仍会严重影响飞船的运行轨道。针对这段材料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大气阻力,飞船运行轨道要下降,运行速度要变小
B.如果是真空,飞船可以一直保持在343公里的轨道上运行
C.由于大气阻力,飞船运行轨道要下降,运行周期要变长
D.由于飞船轨道比较低,飞船内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与在地球上对地面的压力差不多
如图中K、L、M为静电场中的三个相距很近的等势面(K、M之间无电荷)。一带电粒子射入此静电场中后,依a→b→c→d→e轨迹运动。已知电势UK<UL<U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粒子带负电
B.粒子在bc段做减速运动
C.粒子在b点与d点的速率相等
D.粒子在c点时电势能最大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沿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6 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 kg·m/s,则( )
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B.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C.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