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提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 )
(A)牛顿 (B)伽利略 (C)亚里士多德 (D)爱因斯坦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分子很小一定可以看作质点
(B)地球很大一定不可以看作质点
(C)小球一定可以看作质点
(D)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有时也可以看作质点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基本物理量的是( )
(A)力 (B)加速度 (C)质量 (D)速度
如左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斜面的倾角为q=37°,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m=0.25,物体受到平行于斜面的力F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力F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右图所示(以平行于斜面向上为正方向,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第1s和第2s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和a2;
2.前4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s。
如图所示,三根轻线结于O点,并分别与套环A、B和重物C连接,A、B环重均为50N,套在水平横杆上,C重为120N,AO与BO两线等长并与横杆的夹角均为37°,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sin37°=0.6,cos37°=0.8)求:
1.AO与BO两线中的张力大小;
2.A环所受杆的弹力与摩擦力的大小;
3.若将B点向左移一点后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与原来相比,A环所受线的拉力、杆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分别如何变化?
有甲、乙两运动员做接棒练习,甲在接力区前s0=18m处作了标记,并以v1=8.5m/s的恒定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的同时起跑,并做匀加速运动,在速度达到v2=8m/s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求:
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2.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