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为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奔月梦想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已知“嫦...

“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为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奔月梦想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已知“嫦娥一号”绕月飞行轨道近似为圆形,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飞行周期为T,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

1.“嫦娥一号”绕月飞行时的线速度大小;

2.月球的质量;

3.若发射一颗绕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船,则其绕月运行的线速度应为多大。

 

 

1.v=2π(R+H)/T 2. 3. 【解析】 (1)“嫦娥一号”运行的线速度v=2π(R+H)/T (2)设月球质量为M,“嫦娥一号”的质量为m,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对“嫦娥一号”绕月飞行的过程有  G 解得 (3)设绕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船的质量为m0,线速度为v0,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对飞船绕月飞行的过程有G 又因,联立可解得v0=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其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0。物体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上F=9.6 N的拉力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sin37º=0.60,cos37º=0.80,g取10m/s2。求: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在物体的速度由0增加到2.0m/s的过程中,拉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m=4.6kg的金属块,其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在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以v=2.0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sin37º=0.60,cos37º=0.80,g取10m/s2。求: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拉力6ec8aac122bd4f6e的大小;

2.若某时刻撤去拉力,金属块在地面上还能滑行多长时间。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有一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弧形轨道A,其下端的切线是水平的,轨道的厚度可忽略不计。将小铁块B从轨道的固定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铁块沿轨道下滑,最终落到水平地面上。若测得轨道末端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小铁块从轨道飞出到落地的水平位移为x,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小铁块从轨道末端飞出时的速度v =          。 

2.若轨道A粗糙,现提供的实验测量工具只有天平和直尺,为求小铁块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在已测得h和x后,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简要说明实验中所要测的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小铁块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功的表达式为W=                 。(用已知条件及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若在竖直木板上固定一张坐标纸(如图11乙所示),并建立直角坐标系xOy,使坐标原点O与轨道槽口末端重合,y轴与重垂线重合,x轴水平。实验中使小铁块每次都从固定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并沿轨道水平抛出。依次下移水平挡板的位置,分别得到小铁块在水平挡板上的多个落点,在坐标纸上标出相应的点迹,再用平滑曲线将这些点迹连成小铁块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得到相应的坐标(x1、y1)、(x2、y2)、(x3、y3)……,利用这些数据,在以y为纵轴、x为横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做出y-x2的图线,可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测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则小铁块从轨道末端飞出的速度v=        。(用字母k、g表示)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匀加速下滑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已知闪光频率为每秒10次,且第一次闪光时小车恰好从A点开始运动。根据照片测得各闪光时刻小车位置间的实际距离分别为AB=2.42cm,BC=7.31cm,CD=12.20cm,DE=17.13cm。由此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小车运动到D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m/s。(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均可视为质点)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受到水平恒力F1、F2的作用,同时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 t0和 4t0速度分别达到2v0和v0 时分别撤去F1和F2,以后物体继续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两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9所示。对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F1和F2的大小之比为8∶1

B.A、B的位移大小之比为2∶1

C.在2t0和3t0间的某一时刻B追上A

D.F1和F2的冲量大小之比为3∶5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