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右图所示,一竖直固定的光滑曲面与长度L=2m的水平传送带的左端平滑连接,一滑块(可视为质点)沿曲面下滑后可沿传送带运动,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5,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
⑴若传送带静止不动,滑块从曲面上距离传送带高度h=1.8m的P点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试求:滑块到达传送带最右端时的速率;
⑵若传送带以速率v0=5m/s顺时针匀速转动,滑块仍从P点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试求: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
如右图所示,质量M=kg的物块A套在水平直杆上,并用轻绳将物块A与质量m=kg的小球B相连接.现用跟水平方向成=30°夹角、大小为F=N的力,拉着小球B并带动物块A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在运动过程中,A、B的相对位置始终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
⑴轻绳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
⑵物块A与直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小电珠L(2.5V,0.6W)、滑动变阻器R、多用电表、电流表A、干电池组E、开关S、导线若干.
⑴粗测小电珠的电阻,应选择多用电表 倍率(选填“×1”、“×10”或“×100”)的电阻挡;调零后,将两根表笔分别与小电珠灯座的两接线柱相连接,若观察到
多用电表示数如右图1所示,则粗测结果应为 Ω.
⑵实验中使用多用电表测量小电珠电压,请根据下图2所示的实验电路完成右图3中的实物连线.
⑶开关S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 端;开关S
闭合后,若滑片P位于R的中点处,
为了使小电珠L的亮度增加,应将
滑片P缓慢地向 端移动.
(以上两空均选填“a”或“b”)
⑷下表为实验过程中小电珠两端
电压U等间隔变化测得的数据,为了能
获得更精确的伏安特性曲线,必须在相邻数据点 和
之间适当地多测几组数据.
数据点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U/V |
0.00 |
0.50 |
1.00 |
1.50 |
2.00 |
2.50 |
I/A |
0.000 |
0.122 |
0.156 |
0.185 |
0.216 |
0.244 |
某同学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所用实验装置如右图甲所示,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开始实验时, 在细线末端挂上适当的钩码;由静止起释放小车后,小车在水平长木板上向左做匀加速运动,与小车相连接的纸带上被打出一系列的点.
⑴右图乙给出的是该同学在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其中1、2、3、4是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乙中所标数据可计算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m/s2,与计数点2对应的小车瞬时速度大小v2= m/s.
(以上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⑵实验中,该同学测出所挂钩码重力F并以此作为小车运动时细线的拉力,事先还测得小车的质量M,而后他根据公式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他发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的加速度值要比利用纸带测出的加速度值大.若该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没有其他错误,试分析其中的两点主要原因:①
;② .
⑶另一个同学在完成同样的实验时,在细线末端逐次增加一个质量m0=50g的钩码,然后利用纸带测出每次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如果小车质量M=100g,细线质量忽略不计,那么右图丙中最适合用来描述小车加速度随着所挂钩码个数而变化的图线是 .
如右图甲所示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将R2的
滑片P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的过程中,两个电压表的示数随电路中电流I的变化关系分
别如右图乙中图线a、b所示.若电表均为理想化,则以下论断正确的是( )
A.图线a是电压表V2的示数变化情况
B.电源内阻的阻值为10Ω
C.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3.6W
D.滑动变阻器R2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0.9W
如右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细圆环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相隔一定距离同轴平行固定放置,O1、O2分别为两环圆心, 一带正电的粒子从很远处沿水平轴线飞来并顺次穿过两环。若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则在粒子运动过程中( )
A.在O1点粒子的加速度方向向左
B.从O1到O2的过程,粒子电势能一直增大
C.轴线上O1点右侧存在一点,粒子在该点动能最小
D.轴线上O1点右侧、O2点左侧都存在合场强为零的点,且它们关于O1、O2连线中点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