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λ1=0.6328 μm,λ2...

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λ1=0.6328 μm,λ2=3.39 μm.已知波长为λ1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ΔE1=1.96 eV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用ΔE2表示产生波长为λ2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ΔE2的近似值为

(  )

A.10.50 eV                             B.0.98 eV

C.0.53 eV                               D.0.36 eV

【解析】:由跃迁公式得ΔE1=,ΔE2=,联立可得ΔE2=.ΔE1=0.36 eV,选项D对.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它放出一个α粒子后,其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测得α粒子和反冲核轨道半径之比为44∶1,如图所示(图中直径没有按比例画),则                                                                                                             (  )

A.α粒子和反冲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原来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是90

C.反冲核的核电荷数是88

D.α粒子和反冲核的速度之比为1∶88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解析】: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遵循动量守恒定律,由于原来的原子核是静止的,初动量为零,则末动量也为零,即:α粒子和反冲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A正确.

由于释放的α粒子和反冲核,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且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qvBm,得R=.

若原来放射性元素的核电荷数为Q,则对α粒子:

R1=.

对反冲核:R2=.

由于p1p2,所以有:=.

解得:Q=90.

它们的速度大小与质量成反比.所以B、C正确,D错误.

 

查看答案

如图甲是αβγ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乙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的伤痕的示意图,请问图乙中的检查是利用了哪种射线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三种射线都可以

【解析】:由图甲可知α射线和β射线都不能穿透钢板,γ射线的穿透力最强,可用来检查金属内部的伤痕,为C.

 

查看答案

科学家发现在月球上含有丰富的He(氦3).它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燃料,其参与的一种核聚变反应的方程式为He+He―→2H+He.关于He聚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聚变反应不会释放能量

B.聚变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

C.聚变反应没有质量亏损

D.目前核电站都采用He聚变反应发电

【解析】:轻核聚变而生成质量较大(中等)的新核.故B正确.

 

查看答案

如图,一透明球体置于空气中,球半径R=10 cm,折射率n=.MN是一条通过球心O的直线,单色细光束AB平行于MN射向球体,ABMN间距为5 cm,CD为出射光线.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补全光路并求出光从B点传到C点的时间;

(2)求CDMN所成的角α.(需写出求解过程)

【解析】:(1)连接BC,如图18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B点光线的入射角、折射角分别标为ir

sini=5/10=,所以,i=45°

由折射率定律:在B点有:n= sinr=1/2

故:r=30° =2Rcosr

tn/c=2Rncosr/c

t=(/3)×109 s

(2)由几何关系可知∠COP=15°

OCP=135° α=30°

 

查看答案

我国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推挤,地震活动比较频繁,这次汶川地震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其破坏力度较大.地震波分三种:纵波(P波),速度vP=9.9 km/s;横波(S波),速度vS=4.5 km/s;面波(L波),速度vL=1.4 m/s,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位于震源上方汶川附近的地震观测点N处有水平摆A与竖直摆B(如图16甲),地震发生时最先剧烈振动的是哪个摆?

(2)地震观测台T记录到的地震曲线假如如图16乙所示,则由图可知abc三种波形各对应于哪种地震波?若在曲线图上测得P波与S波的时间差为5.80 s,则地震观测台T距震源Z多远?

(3)若地震P波沿直线传播到地震观测台T时,地表某标志物振动方向沿图丙中ZT方向,测得某时刻标志物的水平分位移x=24 mm,竖直分位移y=1.2 mm,由此估算震源深度.

【解析】:(1)最先振动的是B摆,纵波速度最快,纵波使B摆最先剧烈上下振动.

(2)根据波速大小可推知,a处的波形对应的是速度最快的P波(纵波),b处的波形对应的是速度较快的S波(横波),c处的波形对应的是速度较慢的L波(面波).设地震观测台T距震源的距离为s,则-=t,代入数据得s=47.9 km.

(3)设震源深度为h,纵波沿ZT方向传播,设纵波传播的方向与地面的夹角为θ,则tanθ=,hs·sinθ,代入数据得h=2.4 k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