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滑块从半径为50cm的半圆形轨道的边缘A点滑向底端B,此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为3J。若滑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在B点时滑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
A. 3.6N B. 2N C. 1.6N D. 0.4N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表述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
A.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
C.库仑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
D.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奥斯特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如图所示为某一仪器的部分原理示意图,虚线OA、OB关于y轴对称,, OA、OB将xOy平面分为Ⅰ、Ⅱ、Ⅲ三个区域,区域Ⅰ、Ⅲ内存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带电粒子自x轴上的粒子源P处以速度v0沿y轴正方向射出,经时间t到达OA上的M点,且此时速度与OA垂直。已知M到原点O的距离OM = a,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2)为使粒子能从M点经Ⅱ区域通过OB上的N点,M、N点关于y轴对称,可在区域Ⅱ内加一垂直xOy平面的匀强磁场,求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和粒子经过区域Ⅲ到达x轴上Q点的横坐标;
(3)当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取(2)问中的最小值时,且该磁场仅分布在一个圆形区域内。由于某种原因的影响,粒子经过M点时的速度并不严格与OA垂直,成散射状,散射角为,但速度大小均相同,如图所示,求所有粒子经过OB时的区域长度。
如图所示,固定斜面AB、CD与竖直光滑圆弧BC相切于B、C点,两斜面的倾角θ=37°,圆弧BC半径R=2m。一质量m=1kg的小滑块(视为质点)从斜面AB上的P点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经圆弧BC冲上斜面CD。已知P点与斜面底端B间的距离L1=6m,滑块与两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g=10m/s2。求:
(1)小滑块第1次经过圆弧最低点E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2)小滑块第1次滑上斜面CD时能够到达的最远点Q(图中未标出)距C点的距离;
(3)小滑块从静止开始下滑到第次到达B点的过程中在斜面AB上运动通过的总路程。
如图所示,半径为r1的圆形区域内有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半径为r2的金属圆环右侧开口处与右侧电路相连,已知圆环电阻为R,电阻R1= R2= R3=R,电容器的电容为C,圆环圆心O与磁场圆心重合。一金属棒MN与金属环接触良好,不计棒与导线的电阻,电键S1处于闭合状态、电键S2处于断开状态。
(1)若棒MN以速度v0沿环向右匀速滑动,求棒滑过圆环直径的瞬间产生的电动势和流过R1的电流。
(2)撤去棒MN后,闭合电键S2,调节磁场,使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率, 为常数,求电路稳定时电阻R3在t0时间内产生的焦耳热;
(3)在(2)问情形下,求断开电键S1后流过电阻R2的电量。
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圈abcd与阻值为R的电阻组成闭合回路,abcd的匝数为n、总电阻为r,ab中点、cd中点的连线OO/ 恰好位于匀强磁场的左边界线上,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轴以角速度匀速转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e = nBωL2 sinωt
B.在t = 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C.从t =0 到t = 时刻,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为Q =
D.从t =0 到t = 时刻,通过R的电荷量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