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折射率n=的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MN的上方,其平面AB到MN的距离为h...

如图所示,折射率n=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的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MN的上方,其平面AB到MN的距离为h=20cm。一束单色光沿图示方向射向圆心O,经玻璃砖后射到光屏上的O′点。现使玻璃砖绕圆心O点顺时针转动,光屏上的光点将向哪个方向移动?光点离O′点最远是多少?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光屏上的光点将向右移动,20cm 【解析】 试题分析:玻璃砖绕圆心O点顺时针转动,光线在AB发生折射,在MN的光点向右移动,随着在AB界面的入射角增大,当增大到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光点消失,此时在AB的入射角为,设折射角为90°,光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45°,由三角函数关系可知光点离O′点距离为h=20cm 考点:考查光的全反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x=3m处的质点P沿y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cm。则此波沿x轴      (选填“正”或“负”)方向传播,传播速度为     m/s。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狭义相对论,地面上的人看到高速运行的列车比静止时变矮

B.两列波相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则振动加强区域与减弱区域交替变化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

D.夜视仪器能在较冷的背景上探测出较热物体的红外辐射

 

查看答案

(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左下图所示的电路测定一个额定电压为6V、额定功率为3W的直流电动机的机械效率。

(1)根据电路图完成实物图的连线;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2)实验中保持电动机两端电压U恒为6V,重物每次匀速上升的高度h均为1.5m,所测物理量及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动机的电流I/A

0.2

0.4

0.6

0.8

2.5

所提重物的重力Mg/N

0.8

2.0

4.0

6.0

6.5

重物上升时间t/s

1.40

1.65

2.10

2.70

计算电动机效率的表达式为η=______________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用题中符号表示),前4次实验中电动机工作效率的平均值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第5次实验中,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是________;可估算出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________Ω。

 

查看答案

(8分)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用钩码所受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拉力,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图线______是在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选填“①”或“②”)

(2)随着钩码的数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图(b)中的图线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为消除此误差可采取的简便且有效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

A.调整轨道的倾角,在未挂钩码时使小车能在轨道上长时间缓慢运动(即将小车与传感器发射部分的重力沿轨道方向的分力恰与其所受摩擦力平衡)

B.在增加钩码数量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小车上增加砝码,使钩码的总质量始终远小于小车与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

C.在钩码与细绳之间放置一力传感器,直接得到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力传感器读数F的关系图象

D.更换实验中使用的钩码规格,采用质量较小的钩码进行上述实验

(3)小车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为       kg;小车在水平轨道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N。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表面光滑的立方体M,一轻杆L与水平地面成α角,轻杆的下端用光滑铰链连接于O点,O点固定于地面上,轻杆的上端连接着一个小球m,小球靠在立方体左侧,立方体右侧受到水平向左推力F的作用,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现在撤去水平推力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在小球和立方体分离前,若轻杆L与水平地面成b角,小球的速度大小为v1,立方体的速度大小为v2,则有v1= v2sinb

B.小球在落地的瞬间和立方体分离

C.小球和立方体分离时小球只受重力

D.小球和立方体分离前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