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示踪原子是利用放射性同位...

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示踪原子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贯穿能力很强的性质

B.做示踪原子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射线可被仪器探测的特点

C.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射线探伤利用了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射线贯穿能力很强的性质

D.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射线探伤利用了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射线电离能力很强的性质

 

BC 【解析】 试题分析:AB、放射性同位素可以作为示踪原子,是因为它放出的射线可以被仪器探测到;B正确 CD、射线具有很强的穿能力,可以用来进行金属探伤;C正确 故选BC 考点:放射性的应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甲)所示,单匝矩形线圈的一半放在具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中,线圈轴线OO/与磁场边界重合。线圈按图示方向匀速转动。若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并规定电流方向沿a→b→c→d→a为正方向,则线圈内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下图(乙)中的哪一个?(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M、N为竖直放置的两块平行金属板,圆形虚线为与N相连且接地的圆形金属网罩(不计电阻)。PQ为与圆形网罩同心的金属收集屏,通过阻值为r0的电阻与大地相连。小孔s1、s2、圆心O与PQ中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圆心角2θ=120°、半径为R的网罩内有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M、N间相距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且接有如图乙所示的随时间t变化的电压,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0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t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T),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t >T)(式中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T已知),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质子连续不断地经s1进入M、N间的电场,接着通过s2进入磁场。(质子通过M、N的过程中,板间电场可视为恒定,质子在s1处的速度可视为零,质子的重力及质子间相互作用均不计。)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若质子在t >T时刻进入s1,为使质子能打到收集屏的中心需在圆形磁场区域加上一个匀强电场,求所加匀强电场的大小和方向?

(2)质子在哪些时间段内自s1处进入板间,穿出磁场后均能打到收集屏PQ上?

(3)若毎秒钟进入s1的质子数为n,则收集屏PQ电势稳定后的发热功率为多少?

 

查看答案

质量为m=0.5kg、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从光滑斜面上高h0=0.6m的A点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已知斜面AB与水平面BC在B处通过一小圆弧光滑连接。长为x0=0.5m的水平面BC与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C点右侧有3级台阶(台阶编号如图所示),D点右侧是足够长的水平面。每级台阶的高度均为h=0.2m,宽均为L=0.4m。(设滑块从C点滑出后与地面或台阶碰撞后不再弹起)。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求滑块经过B点时的速度vB

(2)求滑块从B点运动到C点所经历的时间t;

(3)(辨析题)某同学是这样求滑块离开C点后,落点P与C点在水平方向距离x的:滑块离开C点后做平抛运动,下落高度H=4h=0.8m,在求出滑块经过C点速度的基础上,根据平抛运动知识即可求出水平位移x。

你认为该同学解法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解出结果。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用正确的方法求出结果。

 

查看答案

鸵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鸟,有人说,如果鸵鸟能长出一副与身体大小成比例的翅膀,就能飞起来.生物学研究的结论得出:鸟的质量与鸟的体长的立方成正比.鸟扇动翅膀,获得向上的举力的大小可以表示为F=cSv2,式中S是翅膀展开后的面积,v为鸟的运动速度,c是比例常数.我们不妨以燕子和鸵鸟为例,假设鸵鸟能长出和燕子同样比例的大翅膀,已知燕子的最小飞行速度是5.5 m/s,鸵鸟的最大奔跑速度为22 m/s,又测得鸵鸟的体长是燕子的25倍,试分析鸵鸟能飞起来吗?

 

查看答案

彭仁合作学习小组共同探究家中水龙头的滴水情况。当水龙头拧得较小时,可以控制水一滴一滴地滴落到地面上,小组发现:第一滴水碰地的同时,第二滴水刚好从水龙头处下落。为了测算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同学们找来了秒表和卷尺。首先量出水龙头口离地面的高度h,再用秒表计时。当他们听到某一水滴滴在地上声音的同时,开启秒表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2、3……”,一直数到“n”时,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读出秒表的示数为t。

(1)水滴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的表达式为                   

(2)测得h=1m,当数到n=20时秒表的示数 t=8.7s,则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为         m/s;

(3)为了进一步探究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和下落高度的关系,大家又做了以下实验:找来一块挡板,让水滴落在挡板上。改变挡板和水龙头口之间的距离h,并仔细调节水龙头滴水的快慢,使得总是在前一滴水滴到挡板上的同时,后一滴水刚好开始下落。计时方法仍和上面一样。从实验中又获得了如下表所示的6组数据(连同上面的一组共有7组数据)。请选取合适的坐标轴,标上数据和单位,作出相应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写出平均速度和下落高度的函数关系为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次数

1

2

3

4

5

6

高度

h(m)

0.2

0.3

0.4

0.5

0.6

0.8

平均速度

v(m/s)

0.97

1.19

1.38

1.5 4

1.6 8

1.9 5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