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为一攀岩运动员正沿竖直岩壁缓慢攀登,由于身背较重的行囊,重心上移至肩部的0点...

manfen5.com 满分网如图为一攀岩运动员正沿竖直岩壁缓慢攀登,由于身背较重的行囊,重心上移至肩部的0点,总质量为60kg.此时手臂与身体垂直,手臂与岩壁夹角为53°.则手受到的拉力和脚受到的作用力分别为(设手、脚受到的作用力均通过重心O,g取10m/s2,sin53°=0.8,cos53°=0.6)( )
A.450N  800N
B.480N  360N
C.360N  480N
D.800N  450N
以运动员和行囊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岩壁对手臂的拉力和岩壁对脚的弹力,由平衡条件求解手受到的拉力和脚受到的作用力. 【解析】 以运动员和行囊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Mg、岩壁对手臂的拉力F1和岩壁对脚的弹力F2,作出力图,如图所示.设运动员和行囊的质量分别为M. 根据平衡条件得      F1=Mgcos53°=600×0.6N=360N      F2=Mgsin53°=600×0.8N=480N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不计空气阻力,取向上为正方向,在下边v-t图象中,最能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是( )
A.manfen5.com 满分网
B.manfen5.com 满分网
C.manfen5.com 满分网
D.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行,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体重为m=60kg的小明在一次校运会上,最后一次以背越式成功地跳过了1.80米的高度,成为高三男子组跳高冠军.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下降过程处于失重状态
B.小明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C.小明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于他的重力
D.小明在下落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
查看答案
欲使在固定斜面上匀速下滑的物体静止,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在物体上叠放一重物
B.对物体施加一垂直于斜面的力
C.对物体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
D.增大斜面倾角
查看答案
下列对物理现象、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忽略地球大气阻力作用,从高空下落的大雨滴落地速度等于小雨滴落地速度
B.以匀加速运动的火车为参考系,牛顿第一定律并不成立,该参考系是惯性系
C.一对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相互抵消
D.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物体的加速度a=0条件下的特例
查看答案
A.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不带电绝缘小物块B静止在b点,绝缘水平轨道abc与绝缘光滑圆弧轨道cd平滑连接,d为cd轨道的最高点.质量为m、电量为+q的小物块A以初速度manfen5.com 满分网自a点开始水平向右运动,到达b点与小物块B发生正碰,碰撞后A、B粘合在一起不再分离.与此同时,在分界面bb'与分界面cc'之间的空间内附加一水平向左的电场,设小物块AB进入电场时为t=0时刻,电场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场强manfen5.com 满分网manfen5.com 满分网,a、b两点距离为l,电场的宽度为 manfen5.com 满分网,d点高度为l,小物块A、B与水平轨道的动摩擦因数μ=0.5,其余摩擦不计,小物块A、B均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求:
(1)小物块A到达b点即将与小物块B碰撞前的速度vA大小.
(2)自小物块A从a点开始运动到小物块A、B第一次离开电场,试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摩擦力对小物块A、B做的总功Wf与L的关系
(3)判断小物块AB能否上滑到cd轨道的d点.
manfen5.com 满分网
B.如图丙所示,a、b两滑块原来紧靠在一起,静止在水平面上的A点,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2m,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B点为圆轨道的最低点,A、B之间的距离为5R.现在a、b在某种内力的作用下突然分开,a以manfen5.com 满分网的速度由A点开始向B点滑行,并滑上光滑的半径为R的 manfen5.com 满分网圆弧BC,在C点正上方有一离C点高度也为R的旋转平台,沿平台直径方向开有两个离轴心距离相等的小孔P、Q,旋转时两孔均能达到C点的正上方.若滑块滑过C点后从P孔上升又恰能从Q孔落下,求
(1)分开后b球获得的速度vb
(2)滑块a在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滑块上升至P点时的速度vP
(4)平台转动的角速度ω应满足什么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