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到衢州动车共3趟,每趟运行时间约30分钟.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叫做动车.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车)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如图所示.假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
(1)若1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120km/h;则6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2)若动车组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通过第一个50m所用时间是10s,通过第二个50m所用时间是6s,则动车组的加速度为多少?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甲是α、β、γ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乙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的伤痕的示意图,则图乙中的检查利用的射线是
,请说明利用射线来检查金属内部伤痕的原理,并提出注意事项
.
查看答案
为了测量某金属丝的电阻,实验中使用的器材有:
a.金属丝(长度x
为1.0m,电阻约5Ω~6Ω)
b.直流电源(4.5V,内阻不计)
c.电流表(200mA,内阻约1.0Ω)
d.电压表(3V,内阻约3kΩ)
e.滑动变阻器(50Ω,1.5A)
f.定值电阻R
1(100.0Ω,1.0A)
g.定值电阻R
2(10.0Ω,1.0A)
h.开关,导线若干
(1)该实验的电路图如图①所示,且在实验中两块电表的读数都能接近满偏值,定值电阻应该选
(选填“R
1”或“R
2”);
(2)该同学根据测量时电流表的读数I、电压表的读数U描绘的U-I图象如图②所示,根据图象可以求得金属丝的电阻为 R
x=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设法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而逐渐改变上述总长度为x
的金属丝实际接入电路的长度x,当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时,图象中正确反映了流过定值电阻中的电流I随x大致变化规律的是
查看答案
瞬时速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但在物理实验中通常只能通过
(△s为挡光片的宽度,△t为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所经历的时间)的实验方法来近似表征物体的瞬时速度.这是因为在实验中无法实现△t或△s趋近零.
为此人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来研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在水平导轨的A处放置一光电门,让载有轻质挡光片(宽度为△s)的小车与细线、钩码连接,从P点静止运动,再利用处于A处的光电门记录下挡光片经过A点所经历的时间△t.接下来,改用不同宽度的挡光片重复上述实验,最后运用公式
计算出不同宽度的挡光片从A点开始在各自△s区域内的
,并作出
可图,如图所示.
(1)本实验需要的步骤有:
A.小车质量应远大于钩码质量
B.实验前需要平衡摩擦力
C.小车每次实验必须从同一点开始运动
D.小车后面必须连接纸带,并使用打点计时器
(2)根据描点,请你在坐标系内画出可
图线.
(3)根据可
图线,可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m/s
2,挡光片经过A点时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两个分子的距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为斥力曲线,cd为引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
-10m
B.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
-10m
C.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大于e点的横坐标,则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D.若两个分子间距离越来越大,则分子势能亦越大
查看答案
一位同学为了表演“轻功”,用打气筒给4只相同的气球充以相等质量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然后将它们放置在水平木板上,再在气球的上方平放一块轻质硬塑料板,如图所示.这位同学慢慢站上轻质塑料板中间位置的过程中,气球一直没有破裂,球内气体温度可视为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该同学压迫气球,球内气体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B.表演过程中,外界对球内气体做功,球内气体吸收了热量
C.表演过程中,分子每秒对器壁单位面积平均碰撞次数增加
D.若某气球突然爆炸,则该气球内的气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