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I.已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的周期公式为T=2π, 其中T是简谐运动的周期,k是...

I.已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的周期公式为T=2πmanfen5.com 满分网
其中T是简谐运动的周期,k是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m是
振子的质量,衡水市滏阳中学的同学以该公式为原理设计了测量轻质弹簧劲度系数k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中S是光滑水平面,L是轻质弹簧,Q是带夹子的金属盒;P是固定于盒上的遮光片,利用该装置和光电计时器能测量金属盒振动时的频率.
(1)为了进行多次实验,实验时应配备一定数量的______,将它们中的一个或几个放入金属盒内可改变振子的质量.
(2)通过实验该同学测得了振动频率f和振子质量m的多组实验数据,他想利用函数图象处理这些数据,若以振子质量m为直角坐标系的横坐标,则为了简便地绘制函数图象,较准确地求得k,应以______为直角坐标系的纵坐标.
(3)若在记录振子质量的数据时未将金属盒质量考虑在内,振动频率f的数据记录准确,则能否利用现有的这些数据结合上述图象,准确地求得轻质弹簧L的劲度系数k?若能,请写出求得k的推导过程及最后表达式.
II.(8分)衡水中学的同学们在实验室里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其中探究意识很强的一名同学将一条形磁铁放在转盘上,如图甲所示,磁铁可随转盘转动,另将一磁感强度传感器固定在转盘旁边,当转盘(及磁铁)转动时,引起磁感强度测量值周期性地变化,该变化与转盘转动的周期一致.经过操作,该同学在计算机上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manfen5.com 满分网
(1)在图象记录的这段时间内,圆盘转动的快慢情况是______
(2)圆盘匀速转动时的周期是______s.
(3)该同学猜测磁感强度传感器内有一线圈,当测得磁感强度最大时就是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时.按照这种猜测______
A.在t=0.1s 时刻,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B.在t=0.15s 时刻,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C.在t=0.1s 时刻,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达到了最大值.
D.在t=0.15s 时刻,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达到了最大值.
Ⅰ(1)测量弹簧振子的劲度系数,需要控制弹簧不变,而改变振子的质量,进行多次测量; (2)根据弹簧振子周期公式求出振子质量与频率的关系,然后确定坐标轴表示什么物理量. (3)根据质量与频率表达式,结合图象,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Ⅱ(1)根据图象,找出圆盘转动周期如何变化,然后根据圆盘转动周期的变化判断圆盘转动快慢情况; (2)根据图象求出圆盘匀速转动时的周期; (3)利用楞次定律的“增反减同”来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由图象可知磁感应强度的变化,从而得出感应磁场方向,再由安培定则来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出在磁通量变化率最大时,电流最强. 【解析】 I.(1)测量弹簧振子的劲度系数,需要控制弹簧不变,而改变振子的质量,为了进行多次实验,实验时应配备一定数量的钩码,将它们中的一个或几个放入金属盒内可改变振子的质量. (2)为了较准确地应用图象求出k,应使图线为直线,由T=2π可得,m,T2与m成正比, 以T2=纵轴,以m为横轴则图线为直线,所以应以频率倒数的平方为纵坐标. (3)若忘记金属盒的质量,则振子的实际质量为m+m,其中m为金属合的质量,图线的函数关系式变为,可以根据图线的斜率求出k,方法为在图线上取两点,则可求出图线斜率为,得. II、(1)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圆盘转动的周期开始不变,做匀速圆周运动,后来周期变大,做变速圆周运动,因此圆盘转动时先快慢不变,后来转动地越来越慢; (2)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圆盘匀速转动时的周期是0.2s; (3)A、在t=0.1s时刻,线圈内磁场最强,磁通量最大,接着磁通量会变小,但磁场方向没变,所以导致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发生变化,故A正确; B、在t=0.15s时刻,线圈内磁场为零,磁通量为零,接着磁通量会变大,由于磁场方向发生变化,所以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不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 C、在t=0.1s时刻,线圈内磁场最强,磁通量最大,此时磁通量变化率最小,产生的感应电流则最小,故C错误; D、在t=0.15s时刻,线圈内磁场最弱,磁通量最小,但磁通量变化率最大,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达到了最大值,故D正确;  故AD正确. 故答案为:Ⅰ(1)钩码;(2);(3)如上所述;Ⅱ(1)先快慢不变,后来越来越慢;(2)0.2;(3)A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I.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实验器材有:浓度为0.05%(体积分数)的油酸酒精溶液、最小刻度为0.1ml的量筒、盛有适量清水的浅盘、痱子粉、胶头滴管、玻璃板、彩笔、坐标纸(最小正方形边长为lcm).则
(1)下面给出的实验步骤中,正确排序应为______(填序号)为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径,请补填最后一项实验步骤D
A.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油酸薄膜的形状画在玻璃板上
B.用滴管将浓度为0.05%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人量筒中,记下滴入lml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数N
C.将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浅盘内水面上,用滴管吸取浓度为0.05%的油酸酒精溶液,从低处向水面中央滴入一滴
D.______
(2)利用以上测量数据,写出单个油酸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______
II.现有一块灵敏电流表A1,量程为200 μA,内阻R1约l000Ω,吴丽同学要精确测定其内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电流表A2量程lmA,内阻R2=50Ω电压表V    量程3V,内阻RV约3kΩ滑动变阻器R    阻值范围0-20Ω定值电阻R阻值为100Ω
电源E    电动势约4.5V,内阻很小单刀单掷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1)吴丽同学使用上述全部器材,设计便于多次测量的实验电路,并保证各电表示数均超过其量程的manfen5.com 满分网但又不超量程,请将设计的电路图画在方框中.
(2)任选一组测量数据,用符号表示A1的内阻R1=______,并说明各符号的物理意义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I.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铁块A与金属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A的质量mA=1kg,金属板B的质量mB=0.5kg.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一直向左运动,稳定后弹簧秤示数的放大情况如图甲所示,则A、B间的摩擦力Ff=______N,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g取10m/s2).该同学还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B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系列的点,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可求得拉金属板的水平力F=______N
II.在电流表扩大量程的实验中,要将量程为200 μA的电流表G改装成量程为0.2A的电流表,需先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即“半偏法”测出此电流表的内电阻Rg
(1)在测量Rg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有如下的规格供选择:
A.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
B.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500Ω)为了便于实验的调节操作,减小误差,滑动变阻器R应选用______.(填入选用器材的字母代号)
(2)当电阻箱的阻值为R1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滑动头P的位置,使 电流表G满偏;保持滑动头P的位置不动,调整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当电阻箱的阻值为R2时,电流表G恰好半偏.则电流表G的内电阻Rg=______
(3)若测得Rg=500Ω,为完成上述改装,需要用一个约为______Ω的电阻与电流表并联.
(4)用改装成的电流表,按图2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若量未知电阻Rx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2V,而改装后的电流表的表头(刻度盘仍为原电流表的刻度)示数如图3所示,那么Rx的测量值为______Ω
(5)如果测量与操作均正确,那么Rx的测量值将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Rx的真实值.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一轻质细绳一端系一质量为m=manfen5.com 满分网kg的小球A,另一端挂在光滑水平轴O 上,O到小球的距离为L=0.1m,小球跟水平面接触,但无相互作用,在球的两侧等距离处分别固定一个光滑的斜面和一个挡板,如图所示,水平距离s为2m,动摩擦因数为0.25.现有一小滑块B,质量也为m,从斜面上滑下,与小球碰撞时交换速度,与挡板碰撞不损失机械能.若不计空气阻力,并将滑块和小球都视为质点,g取10m/s2,试问:
(1)若滑块B从斜面某一高度h处滑下与小球第一次碰撞后,使小球恰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求此高度h.
(2)若滑块B从h=5m处滑下,求滑块B与小球第一次碰后瞬间绳子对小球的拉力.
(3)若滑块B从h=5m 处下滑与小球碰撞后,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求小球做完整圆周运动的次数n.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一个质量为1500kg行星探测器从某行星表面竖直升空,发射时发动机推力恒定,发射升空后8s末,发动机突然间发生故障而关闭;如图所示为探测器从发射到落回出发点全过程的速度图象;已知该行星表面没有大气,不考虑探测器总质量的变化;求:
(1)探测器在行星表面上升达到的最大高度;
(2)探测器落回出发点时的速度;
(3)探测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推力.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BC=manfen5.com 满分网,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3m/s、v2=6m/s,则
(1)物体经B点时的瞬时速度vB为多大?
(2)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2m/s2,试求AC的距离l.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