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体积减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C.压缩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内能一定增加
D.分子a从很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分子a运动到与分子b的相互作用力为零时,分子a的动能一定最大
(2)如图所示,一直立的气缸用一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横截面积为S,气体最初的体积为V
,气体最初的压强为
;汽缸内壁光滑且缸壁是导热的.开始活塞被固定,打开固定螺栓K,活塞下落,经过足够长时间后,活塞停在B点,设周围环境温度保持不变,已知大气压强为p
,重力加速度为g.求:
①活塞停在B点时缸内封闭气体的体积V;
②整个过程中通过缸壁传递的热量Q(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决定).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大小B=0.15T、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分布在半径R=0.10m的圆形区域内,圆的左端跟y轴相切于直角坐标系原点O,右端跟很大的荧光屏MN相切于x轴上的A点.置于原点的粒子源可沿x轴正方向以一定的速度v
射出带正电的粒子流,粒子的重力不计,比荷q/m=1.0×10
8C/kg.
(1)要使粒子能打在荧光屏上,粒子流的速度v
应为多少?
(2)若粒子流的速度v
=3.0×10
6m/s,且以过O点并垂直于纸面的直线为轴,将圆形磁场逆时针缓慢旋转90°,求此过程中粒子打在荧光屏上离A的最远距离.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相距L,在M点和P点间接有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在两导轨间的矩形区域OO
1O
1′O′内有垂直导轨平面向里、宽为d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棒ab垂直地搁在导轨上,与磁场的上边界相距d
.现使ab棒由静止开始释放,棒ab在离开磁场前已经做匀速直线运动(棒ab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且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导轨的电阻不计).
(1)求棒ab离开磁场的下边界时的速度大小.
(2)求棒ab在通过磁场区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3)试分析讨论棒ab在磁场中可能出现的运动情况.
查看答案
(1)为研究某一电学元件的导电规律,将该元件两端的电压、元件中的电流及通电时间记录在下表中,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判断出该元件所用的材料是______(填“金属”或“半导体”).
通电时间 t/s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电压 u/v | 0.40 | 0.62 | 1.02 | 1.26 | 1.52 | 1.64 |
电流 i/m A | 0.20 | 0.43 | 0.81 | 1.82 | 2.81 | 3.22 |
(2)如图甲是某金属材料制成的电阻R随摄氏温度t变化的图象,图中R
表示0℃时的电阻,k表示图线的斜率.若用该电阻与电池(电动势E、内阻r)、电流表A(内阻R
g)、滑动变阻器R′串联起来,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用该电阻做测温探头,把电流表的电流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金属电阻温度计”.使用“金属电阻温度计”前,先要把电流表的刻度值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值,若温度t
1<t
2,则t
1的刻度应在t
2的______侧(填“左”或“右”);在标识“金属电阻温度计”的温度刻度时,需要弄清所测温度和电流的对应关系.请用E、R
、k等物理量表示所测温度t与电流I的关系式t=______.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用原长约200mm的橡皮筋“研究橡皮筋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实验时,先将橡皮筋上端固定,然后在竖直悬挂的橡皮筋下端逐一增挂钩码(质量均为20g),每增挂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橡皮筋伸长量;当挂上10只钩码后,再逐一把钩码取下,每取下一只钩码,也记下对应的橡皮筋伸长量.根据测量数据,作出增挂钩码和减挂钩码时的橡皮筋伸长量△l与拉力F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实线为增挂钩码时的图线,虚线为减挂钩码时的图线).两图线不重合的原因是______
A.增挂钩码时△l与F成正比,而减挂钩码时△l与F不成正比
B.当所挂钩码数相同时,增挂钩码时橡皮筋的伸长量比减挂钩码时的大
C.当所挂钩码数相同时,增挂钩码时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减挂钩码时的相等
D.增挂钩码时所挂钩码数过多,导致橡皮筋超出弹性限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MN和PQ为两个光滑的电阻不计的水平金属导轨,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今在水平导轨部分加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棒匀速运动,则I
R≠0,I
L≠0,I
C=0
B.若ab棒匀速运动,则I
R=0,I
L=0,I
C=0
C.若ab棒固定,磁场按B=B
msinωt.的规律变化,则I
R≠0,I
L≠0,I
C≠0
D.若ab棒做匀加速运动,I
R≠0,I
L≠0,I
C≠0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