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如图一所示的分压电路研究电阻的U-I关系.电源内阻不计,R
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总电阻100Ω,将其电阻部分4等分,标记a、b、c、d、e(其中a、e为两端).将滑片分别移动到这5个位置,得到电压表与电流表的5组读数,作I-U图(图二).电表均为理想电表.
(1)R
的阻值为______Ω,电源电动势为______V.
(2)实验后发现U-I图象上少记录了滑片在c位置时的数据点,试在图二上大致画出此点.
(3)将电路中的R
换成一个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热敏电阻R
x(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并重复上述步骤,发现得到了I-U图中部分点非常集中而无法得到较准确的规律,如图三所示.说明该热敏电阻阻值偏______(选填“大”或“小”).为了能得到合理的图象,使5个数据点分散开,可选用总电阻较______(选填“大”或“小”)的滑动变阻器再次实验.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DIS描绘电场等势线实验中.
(1)电源通过正负电极在导电纸上产生的______分布模拟了由二个等量异种电荷产生的电场.
(2)在实验后得到了如图一所示的三组点,试在图中画出经过白色M点的一条电场线(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3)(单选题)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操作中途与基准点接触的探针发生了一次移动但没有发觉,其他操作无误.作图后得到了图二所示的两段线,则______
(A)上段曲线不能正确反映电场的等势线
(B)下段曲线不能正确反映电场的等势线
(C)探针可能向右发生了移动
(D)探针可能向左发生了移动.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利用DIS实验系统来研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装置.通过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多少来反映出小车初动能的大小.
(1)(多选题)下列措施能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A)适当减小档光片宽度
(B)适当增加档光片宽度
(C)选用质量大的摩擦块
(D)选用质量小的摩擦块
(2)实验中多次改变小车质量m和滑动初速度v得到多组数据后.以mv
2为纵坐标,以
为横坐标,可以得到经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查看答案
在测定通电螺线管内部磁感应强度的实验中,将磁传感器探头从通电螺线管轴线上某位置开始逐渐放入内部,记下移动距离和对应的磁感应强度.
(1)磁感应强度随移动距离变化最快的位置应在螺线管的
(选填“中点”或“两端”).
(2)已知通电螺线管外磁感线分布如粗实线所示,利用磁传感器测量外部某位置A的磁感应强度大小,操作正确的是图
.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一矩形金属线圈 abcd的质量为m、电阻为R、面积为S,ad边长度为L,其右侧是有左右边界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ab边长度与有界磁场区域宽度相等,在t=0时刻线圈以初速度v
进入磁场,在t=T时刻线圈刚好全部进入磁场且速度为v
l,此时对线圈施加一沿运动方向的变力F,使线圈在t=2T时刻线圈全部离开该磁场区,若上述过程中线圈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整个图象关于t=T轴对称.则0-T时间内,线圈内产生的焦耳热为
,从T-2T过程中,变力F做的功为
.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倾角θ 为37°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放着一块质量不计的薄板,水平放置的棒OA,A端搁在薄板上,O端装有水平转轴,将薄板沿斜面向上和向下匀速拉动时所需拉力大小之比为3:4,则棒对板的压力大小之比为
,棒和薄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cos37°=0.8,sin37°=0.6)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