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列的电学实验器材探究一段某种导电材料的电阻.
器材:电流表A(0.6A/3A,内阻小于0.1Ω),电压表V(3V/15V,内阻大于9kΩ),学生电源E(3V直流电源),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5Ω),定值电阻R
(100Ω),开关K和导线若干.
该小组大约每隔2分钟测量一组数据,下面是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及作出电阻的U-I图线:
序号 | 电压表示数/V | 电流表示数/A |
1 | 0.40 | 0.04 |
2 | 0.80 | 0.10 |
3 | 1.20 | 0.22 |
4 | 1.40 | 0.30 |
5 | 1.60 | 0.40 |
6 | 1.80 | 0.56 |
(1)在方框内画出该小组实验的电路图.
(2)分析该小组所画出的U-I图线弯曲的主要原因.
(3)比较该小组的电阻测量值R
测与真实值R
真的大小关系并说明产生此误差的原因.
(4)该小组用多用表的“×10”欧姆挡试测这段材料在常温下的电阻,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的角度很大.为了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______档.如果换档后立即用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欠缺的步骤是:______,补上该步骤后,表盘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材料的电阻是______Ω.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实验小组欲探究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及斜面倾角是否有关系.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
A.表面光滑的长木板 B.可叠放钩码的物理小车 C.秒表
D.方木块(用于垫高木板) E.质量为m的钩码若干个 F.米尺
该研究小组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即:
(1)在保持斜面倾角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可通过______来改变物体质量,通过测出木板长L和小车由斜面顶端滑至底端所用时间t,可求得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他们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在误差范围内,质量改变之后,物体下滑所用时间可认为不改变.由此得出结论: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无关.
(2)在物体质量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
实验时,通过改变方木块垫放位置来整长木板倾角,由于没有量角器,该小组通过木板长L和测量出长木板顶端到水平面高度h求出倾角α的正弦值sinα=h/L.下表是他们的实验数据.
次数 | 1 | 2 | 3 | 4 | 5 |
L (m)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h (m) | 0.10 | 0.20 | 0.30 | 0.40 | 0.50 |
t (s) | 1.44 | 1.00 | 0.83 | 0.51 | 0.64 |
sinα | 0.10 | ______ | 0.30 | 0.40 | 0.50 |
a(m/s2) | 0.97 | ______ | 2.90 | 7.69 | 4.88 |
①请将表格补充完整并在方格纸内画出a-sinα图线.
②分析a-sinα图线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③利用a-sinα图线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m/s
2.
查看答案
火车鸣笛驶近我们时,汽笛的音调听起来比火车静止时汽笛的音调
,这是由于火车(声源)和我们(观察者)间有相对运动,使我们听到的汽笛声的
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
.
查看答案
已知传输无线电广播信号的电磁波波长为550米,而传输电视信号的电磁波波长为0.566米,它们中频率较高的是
信号,在山区中传播时
信号更不易受山坡阻挡.
查看答案
干湿泡温度计通常由干泡温度计和湿泡温度计组成,由于蒸发
,湿泡所示的温度
(填大于或小于)干泡所示的温度.干湿泡温度计温差的大小与空气湿度有关,温度相差越大,说明空气越
(填干燥或潮湿).
查看答案
分子动理论认为,温度是物体分子
的标志.对个别分子来说,温度是没有意义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就越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