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甲所示,A、B两物体静止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A物体施加一水平力F,F随时间...

如图甲所示,A、B两物体静止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A物体施加一水平力F,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两物体在力F作用下开始运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则( )
manfen5.com 满分网
A.A对B的摩擦力方向始终与力F的方向相同
B.两物体沿直线做往复运动
C.2s~3s时间内两物体间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D.两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A、通过整体法和隔离法判断摩擦力的方向. B、根据物体受力判断物体的运动,根据受力的对称性,判断两物体是否做往复运动. C、通过对整体加速度的变化,得知B物体加速度的变化,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摩擦力的变化.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合力的方向确定加速度的方向. 【解析】 A、对整体分析,整体的加速度与F的方向相同,B物体所受的合力为摩擦力,故摩擦力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即与F的方向相同.故A正确.    B、在0-2s内整体向右做匀加速运动;2-4s内加速度反向,做匀减速运动,因为两段时间内受力是对称的,所以4s末速度变为零,在0-4s内一直向前运动,然后又重复以前的运动.故B错误.    C、t=2s到t=3s这段时间内,F不变,整体加速度不变,隔离对B分析,B的合力不变,即B所受的摩擦力不变.故C错误.    D、整体所受的合力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随之改变.故D错误.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调查每年有280万人直接或者间接死于装修污染,装修污染已经被列为“危害群众最大的五种环境污染”之一.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的花岗岩、大理石等装修材料,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比如,含有铀、钍的花岗岩等岩石会释放出放射性气体氡,而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出α、β、γ射线,这些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及呼吸道等方面的疾病,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氡的半衷期为3.8天,若取4个氡核,经过7.6天就只剩下一个氡原子核了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化为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
C.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也最强
D.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
查看答案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四个物理量都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其中定义式正确的是( )
A.电容C=manfen5.com 满分网
B.磁感应强度B=manfen5.com 满分网
C.电场强度E=manfen5.com 满分网
D.电阻R=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1kg和m2=2kg的A、B两物块并排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若对A、B分别施加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水平外力F1和F2,若F1=(9-2t)N,F2=(3+2t)N,则:
manfen5.com 满分网
(1)经多长时间t两物块开始分离?
(2)在同一坐标中画出两物块的加速度a1和a2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速度的定义为v=△s/△t,“v-t”图象下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位移s;加速度的定义为a=△v/△t,则“a-t”图象下的“面积”在数值上应等于什么?
(4)由加速度a1和a2随时间变化图象可求得A、B两物块分离后2s其相对速度为多大?
查看答案
神州六号飞船返回舱返回时,推进器制动发动机点火,使飞船由运行轨道进入返回轨道,随后推进器和返回舱分离.穿越“黑障区”一段时间后,打开减速伞减速,然后打开主伞进一步减速,为简化返回舱穿过“黑障区”后的减速过程,从某时刻起开始计时,返回舱的v-t图象如图,图中AE是曲线在A点的切线,切线交横轴于一点E,其坐标为(8,0),CD是AB的渐近线.返回舱总质量是M=400kg,g=10m/s2.试问:
(1)返回舱在这一阶段作什么运动?
(2)设在初始时刻VA=120m/s,此时它的加速度是多大?
(3)推导出返回舱在最后阶段的空气阻力系数k的表达式并计算其值.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为了打击贩毒,我边防民警在各交通要道布下天罗地网.某日一辆运毒汽车高速驶进某检查站,警方示意停车,毒贩见势不妙,高速闯关.由于原来车速已很高,发动机早已工作在最大功率状态,此车闯关后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它的位移可用式子S1=45t来表示,运毒车冲过关卡的同时,原来停在旁边的大功率警车立即启动追赶.警车从启动到追上毒贩的运动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可用公式S2=4.5t2来表示.则:
(1)警车在离检查站多远处追上毒贩?
(2)警车在追上毒贩之前距运毒车辆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