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9时9分50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此前飞船已与火箭分离,飞船质量为7760千克,轨道倾角为42.4,近地点高度200千米,远地点高度350千米,15时57分飞船变轨成功,变轨后进入343千米的圆轨道,运行14圈.又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只相差4.8千米,返回舱完好无损,宇航员杨利伟自主出舱.
(1)飞船返回时,在接近大气层的过程中,返回舱与飞船最终分离.返回舱质量为3吨,返回舱着陆,是由三把伞“接力”完成的.先由返回舱放出一个引导伞,引导伞工作16秒后,返回舱的下降速度由180米/秒减至80米/秒.假设这段运动是垂直地面下降的,且已接近地面,试求这段运动的加速度和引导伞对返回舱的拉力大小,
(2)已知万有引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所以可以引进引力势能,若取无穷远为引力势能零点,则引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
E
P=-
,式中G为万有引力恒量,M为地球质量,m为物体的质量,r为物体与地心的距离,又已知飞船在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过程中经过近地点时速度大小为7.835×10
3米/秒,试求飞船经过近地点时的机械能以及经过远地点时的速度大小,已知G=6.67×10
-11 牛米
2/千克
2,M=6×10
24千克,地球半径R=6.4×10
6米.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一根电阻为R=12Ω的电阻丝做成一个半径为r=1m的圆形导线框,竖直放置在水平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磁感强度为B=0.2T,现有一根质量为m=0.1kg、电阻不计的导体棒,自圆形线框最高点静止起沿线框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始终与线框良好接触,已知下落距离为 r/2时,棒的速度大小为v
1=
m/s,下落到经过圆心时棒的速度大小为v
2=
m/s,(取g=10m/s
2)
试求:
(1)下落距离为r/2时棒的加速度,
(2)从开始下落到经过圆心的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热量.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
1=R
2=R
3=4欧,电源内阻r=0.4欧,电表都是理想电表,电键S接通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5安,电压表的示数为2伏,求:
(1)电源电动势.
(2)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
查看答案
一圆柱形气缸,质量为M,总长度为L,内有一厚度不计的活塞,质量为m、截面积为S,活塞与气缸壁间摩擦不计,但不漏气,温度为t
时,如果用绳子系住活塞将气缸悬挂起来,如图甲所示,气缸内气体柱的高为L
1,如果用绳子系住气缸底,将气缸倒过来悬挂起来,如图乙所示,气缸内气体柱的高为L
2,设两种情况下气缸都处于竖直状态,求:
(1)图乙状态时温度升高到多少时,活塞将从气缸中落出.
(2)当时的大气压强.
查看答案
甲.乙两质点同时开始在彼此平行且靠近的两水平轨道上同方向运动,甲在前,乙在后,相距s,甲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以速度v
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两质点在相遇前的运动,某同学作如下分析:
设两质点相遇前,它们之间的距离为s,则s=
at
2+s-v
t,当t=
时,两质点间距离△s有最小值,也就是两质点速度相等时,两质点之间距离最近.
你觉得他的分析是否正确?如认为是正确的,请求出它们的最小距离;如认为是不正确的,请说明理由并作出正确分析.
查看答案
在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时
(1)某同学连接的实物图如图1所示,但当电键闭合时发现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没有示数,实验前仪器都检查过是好的,也就是说只可能是某根连接导线断了,那么,请你分析一下,可能发生断路故障的导线是
(写出所有可能断的导线的编号).
(2)某同学在实验时使用的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并加接了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
,如图甲所示,试说明他加接此电阻的作用是
,并估算此电阻R
阻值的范围是
.
(3)如果某同学把R
接到图乙位置,那么他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测出两组对应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后,还能算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吗?并说明简要理由.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