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S1、S2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机械波波源,振幅为A,a、b、c三点...

如图所示,S1、S2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机械波波源,振幅为A,a、b、c三点分别位于S1、S2连线的中垂线上,且ab=bc,某时刻a是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c是两列波的波谷相遇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manfen5.com 满分网
A.a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2A
B.c处质点的位移不可能为0
C.b处质点的振幅为0
D.b处质点的振幅为2A
两列频率相同的相干波,当波峰与波峰相遇或波谷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加强,当波峰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减弱,则振动情况相同时振动加强;振动情况相反时振动减弱. 【解析】 S1、S2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机械波波源,振幅为A.且ab=bc.某时刻a是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c是两列波的波谷相遇点.说明a、c两点是振动加强点,所以它们的连线全是振动加强区.因此它们的位移是不断变化,而振幅是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所以全是相同的.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8年奥运会上,光纤通信网将覆盖所有奥运场馆,为各种比赛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服务,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将大量信息高速传输.若采用的光导纤维是由内芯和包层两层介质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内芯和包层折射率相同,折射率都大
B.内芯和包层折射率相同,折射率都小
C.内芯和包层折射率不同,包层折射率较小
D.内芯和包层折射率不同,包层折射率较大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定值电阻为R1,滑动变阻器总值为R2,置于真空中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极板间距为d.处在电容器中的油滴A恰好静止不动,此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中点位置.
(1)求此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
(2)求该油滴的电性以及油滴所带电荷量q与质量m的比值;
(3)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迅速向上滑到某位置,使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变化了Q1,油滴运动时间为t,再将滑片从该位置迅速向下滑动到另一位置,使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又变化了Q2,当油滴又运动了2t的时间,恰好回到原来的静止位置.设油滴在运动过程中未与极板接触,滑动变阻器滑动所用时间与电容器充电、放电所用时间均忽略不计.求:Q1与Q2的比值.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长为l、质量为M的绝缘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板的中点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它带有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在绝缘板右侧有一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场的宽度也为l.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绝缘板与物块一起向右运动.物块进入磁场前与绝缘板相对静止,进入后与绝缘板产生相对滑动,当物块运动到磁场的右边界时,恰好位于绝缘板的左端,此时物块与板间的摩擦力刚好减为零,已知物块经过磁场所用的时间为t.求:
manfen5.com 满分网
(1)物块进入磁场左边界时的速度大小;
(2)物块到达磁场右边界时的速度大小;
(3)绝缘板完全穿出磁场时的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BC是光滑轨道,其中AB是水平的,BC是与AB相切的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半圆轨道,半径R=0.4m.质量m=0.5kg的小球以一定的速度从水平轨道冲向半圆轨道,经最高点C水平飞出,落在AB轨道上,距B点的距离s=1.6m.g取10m/s2,求:
(1)小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小球在AB轨道上运动时的动能.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1)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d=    mm.如图乙所示,用多用电表的“×1”欧姆挡,调零后测得金属丝阻值R=    Ω,若实验中测出金属丝的长度为L,则该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ρ=    (用符号表示).
manfen5.com 满分网
(2)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来验证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A、B两球的质量之比mA:mB=3:1.先使A球从斜槽上固定位置G由静止释放,在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落点痕迹,重复10次,得到10个落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的末端R处,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释放,与B球碰撞,碰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10次.A、B两球在记录纸上留下的落点痕迹如图丁所示,其中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manfen5.com 满分网
①碰撞后A球的水平射程应取    cm.
②本实验巧妙地利用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表示小球的水平速度.下面的实验条件中,可能不能使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表示为水平速度的是   
A.使A、B两小球的质量之比改变为5:1
B.升高固定点G的位置
C.使A、B两小球的直径之比改变为1:3小球
D.升高桌面的高度,即升高R点距地面的高度
③利用此次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计算碰撞前的总动量与碰撞后的总动量的比值为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