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发光二极管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图甲是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实物图,正常使用时...

发光二极管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图甲是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实物图,正常使用时,带“+”号的一端接高电势,带“-”号的一端接低电势.某同学想描绘它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测得它两端电压U和通过它电流I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U/V0.400.801.201.602.002.402.80
I/mA0.92.34.36.812.019.030.0
(1)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A.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10kΩ)     B.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约25kΩ)
C.电流表(量程0-50mA,内阻约50Ω)   D.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约1Ω)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允许最大电流3A)
F.电源(电动势6V,内阻不计)   G.开关,导线
该同学做实验时,电压表选用的是______,电流表选用的是______(填选项字母).
 (2)请在图乙中以笔划线代替导线,按实验要求将实物图中的连线补充完整.
(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该发光二极管的I-U图线.
(4)若此发光二极管的最佳工作电流为10mA,现将此发光二极管与电动势为3V、内阻不计的电池组相连,还需串联一个阻值R=______Ω的电阻,才能使它工作在最佳状态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manfen5.com 满分网
(1)根据实验测得它两端电压U和通过它电流I的数据的范围可以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 (2)描绘该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电压电流要从0测起,所以滑动变阻器应该用分压式;从表格中数据看,二极管的电阻更接近电流表的内阻,所以电流表应该用外接法; (3)在图上描出电流和电压的对应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4)根据二极管的工作电流结合I-U图线求出工作电压,再求出串联的电阻. 【解析】 (1)根据实验测得它两端电压U和通过它电流I的数据的范围可知:电压变化的最大值为2.8V,所以电压表选A;电流表变化的最大值为30mA,所以电流表选C; (2)电压电流要从0测起,所以滑动变阻器应该用分压式;二极管的电阻更接近电流表的内阻,电流表应该用外接法.实物图的连接如图. (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上描出各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 (4)根据U-I图线,当二极管的工作电压为1.9V时,工作电流约为10mA,串联电阻上分到电压应为1.1V, 故应串联的电阻为:R===110Ω 故答案为:(1)A,C;(2)如图所示;(3)如图所示;(4)110.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要测量某一电阻Rx较精确的阻值,他们先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Rx,所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有×1、×10、×100、×lk四挡,他们在第一次测量时用×100挡,调零后测量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太小,他应该______
查看答案
读出下列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读数

manfen5.com 满分网______mm manfen5.com 满分网______mm      manfen5.com 满分网______mm
manfen5.com 满分网______mm.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导轨竖直放置,间距为L,底端接阻值为R的电阻.将质量为m的金属棒悬挂在一个固定的轻弹簧下端,金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导轨所在平面与磁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除电阻R外其余电阻不计.现将金属棒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
A.释放瞬间金属棒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B.金属棒向下运动时,流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a→b
C.金属棒的速度为v时,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F=manfen5.com 满分网
D.电阻R上产生的总热量等于金属棒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在研究自感现象的实验中,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a、b分别与自感系数很大的自感线圈L和定值电阻R组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自感线圈的直流电阻与定值电阻R的阻值相等),闭合开关S达到稳定后两灯均可以正常发光.关于这个实验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的瞬间,b灯立即变亮,a灯逐渐变亮
B.闭合开关的瞬间,通过a灯和b灯的电流相等
C.闭合开关,待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a、b两灯逐渐变暗,最终同时熄灭
D.闭合开关,待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b灯逐渐变暗,a灯闪亮一下然后逐渐变暗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当磁铁运动时,流过电阻的电流是由A经R到B,则磁铁可能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向下运动
B.向上运动
C.向左平移
D.以上都不可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