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 ) A.对阴极射线的研究 ...

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 )
A.对阴极射线的研究
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
C.α粒子散射实验
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α粒子散射实验. 【解析】 卢瑟福根据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研究,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C正确.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制备纳米薄膜装置的工作电极可简化为真空中间距为d的两平行极板,如图甲所示.加在极板A、B间的电压UAB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在0-T时间内电压为U,此后电压呈周期性变化,电压大小为kU,电压变化的周期为2τ.在t=0时,极板B附近的一个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受电场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若无论经过多长的时间,这个电子既未碰到极板A,也没有碰到极板B,且不考虑重力作用.
(1)d的取值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2)k的取值以及T与τ之间的关系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3)现逐渐增大k的值,使得电子第一次向B极板运动时就能碰到B板,求k的最小值.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水平支持面上静止叠放长方体物块A和B,A的长度为L=2m、高度h=0.8m,B的大小可以忽略,并置于A的左端.在距离A的右端一定距离(用S表示)的地方固定另一个长方体物体C,它的高度为A高的四分之三、长度为A长的五分之一.现对A作用一个水平恒力F,使A、B一起向C运动.已知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25N,A、B以及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4,A、B的质量分别为mA=10kg、mB=5kg.如果A在运动过程中与C发生碰撞,它将在碰撞后立即停止运动.
(1)为了保证B物体能在A、C发生碰撞后离开A的上表面,应使A、C之间的距离S至少多大?
(2)现使S等于(1)中所求值的两倍,为了保证B物体在A碰到C后能够不碰到C而直接落于水平支持面,求恒力F的最短作用时间;
(3)在S等于(1)中所求值两倍的条件下,计算B物体平抛运动中水平支持面上落点离A右端距离的范围.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为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绝缘轨道,AB部分为竖直,CD部分为水平,BC为与它们相切的四分之一圆弧,半径为R.空间存在水平方向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ABCD所在平面平行.有一小物块,质量为m、电量为q,自AB上离B点距离R处自由释放后沿轨道运动到CD上离C点距离R处并返回…已知物块与轨道的竖直、水平部分的摩擦因数均为μ=0.5,轨道的圆弧部分为光滑.
(1)求匀强电场的场强E多大?
(2)求上述过程中物块第一次向左经过圆弧上C点时,对于轨道的压力;
(3)计算物块第一、二两次经过C点所间隔的时间;
(4)物块最终将在哪个范围内运动(要求写出边界位置与O点的连线跟OC所成夹角θ的余弦).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利用水滴下落可以测出重力加速度g: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龙头的正下方放一个盘子,调节盘子的高度,使一个水滴碰到盘子时,恰好有一个水滴从水龙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两个正在下落中的水滴;用秒表测得,从第一滴水离开水龙头开始到第N个水滴落至盘中,共用时间T;再测出水龙头到盘子间的距离为h.
(1)相邻两个水滴离开水龙头的时间间隔为多少?
(2)根据该实验测得的量,求出实验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查看答案
图甲是某同学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利用光电门测出长方形遮光条通过B点位置所需的时间,从而算出小车此时的速度.遮光条固定在小车上,它沿小车运动方向的宽度为d.用不同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小车,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
manfen5.com 满分网
(1)若用刻度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cm;实验时将小车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B点位置所用的时间△t=2.0×10-2s,则小车此时的速度大小为v=______m/s;
(2)实验中可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与重物重力大小相等,则重物的质量m与小车的质量M间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
(3)测出多组重物的质量m和对应遮光条通过B点的时间△t,并算出遮光条通过B点位置时小车的速度v,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______(选填“v-m”或“v2-m”)图象,图线斜率k=______( 用重力加速度g、小车质量M、AB间距离LAB表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